我國是一個人口十幾億的泱泱大國,要管轄這樣一個龐大的國家,為了杜絕人多口雜的人治的根本缺陷,我國采用的法治。那么相應的就需要制定非常多的法律來規定統一的標準。那么,今天,為了加深大家法律條文的理解,小編就為大家講解一下刑事訴訟法的職能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一、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是指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調整的對象是公、檢、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揭露、證實、懲罰犯罪的活動。它的內容主要包括刑事訴訟的任務、基本原則與制度,公、檢、法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的職權和相互關系,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權利、義務,以及如何進行刑事訴訟的具體程序等。2012年3月,刑訴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尊重保障人權寫入刑訴法,貪官外逃將人財兩空。2012年9月25日,全國刑法學術年會在鄭州舉辦,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將新增刑事和解程序。
二、刑事訴訟職能
刑事訴訟職能是指根據法律規定,刑事訴訟主體在刑事程序中所承擔的特定職責或可以發揮的特定作用。在現代刑事訴訟中,由于控訴與審判的分離、被告人獲得為自己辯護的權利,形成控、辯、審三種基本訴訟職能共存的局面。
1、控訴職能
控訴職能是指向人民法院揭露、證實犯罪并要求人民法院對被告人確定刑罰權的職能。控訴職能的存在主要是基于國家懲罰犯罪的客觀需要,其行使主體要包括:公訴人、自訴人和被害人等。
2、辯護職能
辯護職能是指針對犯罪嫌疑或指控進行反駁,說明犯罪嫌疑或指控不存在、不成立,要求宣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從輕、減輕、免除刑罰處罰的職能。人權、民主思想的傳播、程序公正化觀念的進行以及憲政制度的建立,是產生辯護職能的決定性因素。行使辯護職權的主體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辯護人等。
3、審判職能
審判職能是指通過審判確定被告人是否犯有被指控的罪行和應否處以刑罰以及處以何種刑罰的職能。審判職能存在的理論根據是基于公證處理刑事案件的需要以及權利運行的科學要求,其行使主體只有一個,即是人民法院。
以上就是關于刑事訴訟法的職能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的回復了。上文非常清楚的顯示了,刑事訴訟法總共有三種職能。每種職能的主體、對象和方式都有所不同,這需要根據實際具體的案情去加以選擇。如果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咨詢一下我們的相關網站,律霸網站為您解答。
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2020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
刑事訴訟法解釋第155條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存疑不訴有追訴時效嗎
2020-12-19合同履行不能是無效合同嗎
2020-11-16給患兒注射過期藥該如何
2021-01-04軍婚政審要查女方什么
2021-01-30公司起訴股東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3-22合并體系內的公司注銷了怎么處理
2020-12-13合伙人之間股份轉讓必須全體合伙人同意嗎
2021-01-06股份有限公司設立需要多少人
2021-03-24交通事故起訴狀中的被告有哪些
2021-01-16破產和解程序中取消讓步和取消和解有什么區別
2021-02-10離婚法院調解和好后對方還是有家庭暴力能不能再次起訴離婚
2021-02-15承兌人不承兌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1-03-05當事人對合同可以約定附條件嗎
2020-12-15農村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有多長
2020-11-18勞務關系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3-13經紀及管理合同是委托合同嗎
2021-03-05意外傷害賠償案例分析
2021-03-07投保人對免責條款享有哪些權利
2021-01-20被保險人過錯的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3-21保險人在賠償后有哪些權利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