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的存在是為了使每一位犯罪人員都得到應有的處罰,同時也不冤枉一個好人,保護公民的基本權益。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如果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提交的證據存在非法證據,可以要求公安機關說明證據的合法性。這在刑訴法第一百七十一條中作了相關規定,我們來看一看本條法規的具體內容吧。
一、刑訴法第一百七十一條包括哪些內容?
第一百七十一條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法庭審判所必需的證據材料;認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四條規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可以要求其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作出說明。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對于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也可以自行偵查。
對于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補充偵查以二次為限。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檢察院后,人民檢察院重新計算審查起訴期限。
對于二次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二、常見的非法證據有哪些
1、收集或提供主體不合法的非法證據。如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8條第二款規定: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做證人。若由上述主體作證人提供證據,將不符合法律對于收集、提供證據主體的規定,是為非法證據。
2、取證程序不合法的非法證據。這是一般意義上人們所理解的非法證據。如刑事訴訟法第43條中規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若以上述方法收集證據,將因為不具備收集程序的合法性而成為非法證據。
3、內容不合法的非法證據。即不能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或與案件事實無聯系的事實材料,因其不具備證據的客觀性、相關性,對案件真實的查明毫無意義而為非法證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2條第1款也規定,證據是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一切事實。
4、表現形式不合法的非法證據。刑事訴訟法第42條第二款列出了證據的七種表現形式,即物證、書證,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鑒定結論,勘驗、檢查筆錄,視聽資料。這是為了從形式上保障證據的事實內容的客觀性而明確規定的事物的形式必須適合事物矛盾運動的內容,內容決定形式證據是客觀事實這一本質便決定了諸如夢幻、占卦等等的東西不可能成為它的表現形式。
公安機關收集證據時,該證據應通過合法手段獲得,如果是通過不合法的程序如逼供、威脅等方式得到的證據,檢察院可能會將其駁回,同時,刑訴法第一百七十一條還規定了如果檢察機關認為公安機關提交的證據不足以證明犯罪嫌疑人的罪行,可以要求公安機關補充偵查。
偵查機關詢問證人有哪些規定?
檢察院立案偵查的范圍包括哪些
檢察院立案偵查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25三級丙等醫療事故怎樣賠償?
2020-12-14沒有見到征地批文,可以拒絕征地拆遷嗎
2021-03-18公證在擔保法中的效力
2021-03-19如何啟動醫療損害重新鑒定
2020-12-17個人獨資企業違法如何處罰
2021-01-02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債務人和擔保人和債權人是否承擔民事責任
2021-02-12支票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8監護制度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26交通事故誤工費需要哪些證明
2020-12-12交通賠償訴訟怎樣提交證據?
2021-02-04二手汽車過戶流程是什么
2020-11-27騁用合同和勞務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5請假扣多少工資
2020-11-20勞動關系確認勞動關系爭議情形
2021-03-06單位能否單方調動員工崗位
2021-01-30人身意外險可以抵扣嗎
2021-01-05定值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1平安保險人傷理賠手續流程和車險理賠流程
2020-12-04保險違約如何去防范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