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價證券,是指標有票面金額,用于證明持有人或該證券制定的特定主體對特定財產擁有所有權或債券的憑證。什么是有價證券詐騙罪?有價證券詐騙與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有什么區別?詳情請看下文介紹。
有價證券詐騙罪(刑法第197條),是指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庫券或者國家發行的其他有價證券,進行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行為。有價證券詐騙罪只包含,使用變造、偽造的國庫券和國家發行的有價證券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單位亦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
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罪(刑法第178條第2款),是指違反國家證券管理法規,偽造、變造國庫券或者國家發行的其他有價證券,數額較大的行為。
有價證券詐騙罪與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罪的界限。有價證券詐騙罪與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罪是相互關聯的犯罪,存在著共同點,如都是故意犯罪,都侵害了國家有價證券的管理制度。二者的主要區別有:
(1)犯罪客體不同。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國家的有價證券管理制度和公私財產,而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罪侵害的僅僅是國家有價證券管理制度。
(2) 客觀方面不同。本罪的客觀行為表現主要是使用偽造、變造的有價證券進行詐騙,目的是利用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獲得被害人的錢財;而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則只是實施偽造、變造行為。司法實踐中往往行為人先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然后使用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進行詐騙,這種情況在認定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般按刑法牽連犯的理論,選擇一重罪進行認定處理。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如果行為人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后,自己并不直接進行詐騙,而是僅出售、轉讓他人的,由于中國《刑法》未將出售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的行為規定為犯罪,則僅構成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罪。如果行為人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后,不僅自己直接利用其偽造、變造的國家有價證券實施詐騙行為,同時又將偽造、變造的國家有價證券出售、轉讓他人的,則行為人同時構成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罪和偽造、變造國家有價證券詐騙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有何不同?
2021-01-18股權轉讓時公司名下房產可否處理
2021-03-01交通事故保險理賠可否不鑒定
2021-01-08大學生校園貸事件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5如何認定夫妻債務
2021-03-15承兌人不承兌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1-03-05婚前財產子女繼承公證書怎么立
2021-02-27集資房滿兩年以什么為標準
2021-01-19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1-24員工簽字又反悔 訴至法院被駁回
2020-11-16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多久,定期壽險適宜哪些人群
2021-01-17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家庭財產保險理賠程序
2020-11-18被保險人酒后駕車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1-01-18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公告日期是多久
2021-03-17車禍受害人能告保險公司嗎
2021-01-27購買交通保險應注意什么
2021-01-08保險合同全部是附和合同嗎
2021-02-22新保險法第十六條有什么疑義
2021-03-20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包括哪些人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