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布了許多法律條例來約束人們的行為,目的就是要減少犯罪行為的發生,對于及其嚴重的犯罪行為,國家已經建立了相當嚴格的懲治力度,只要有合理的證據,就可以依法對嫌疑人進行逮捕,那么在法律上刑事訴訟法逮捕是怎樣規定的?
一、逮捕是什么
逮捕,是指司法機關在一定時間內依法剝奪犯罪嫌疑 人、被告人人身自由并羈押于一定場所的強制措施。逮捕是強制措施中最嚴厲的一種。它能有效地控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從而保證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如果不 依法適用逮捕措施,將侵害公民的人身權利。因此,對犯罪嫌疑人采用逮捕措施時,必須嚴格遵守逮捕的法定條件和程序。
二、逮捕條件有哪些
根據刑事訴訟法和人民檢察院辦理刑事案件規則的規定,逮捕的條件為: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所謂“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情形:
(1)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
(2)有證據證明該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
(3)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的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的。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三、批準逮捕需要什么程序
1、受理。檢察機關對公安等偵查機關提請批捕的案件,應指定專人審查其所移送的案卷材料和證據等是否齊全,法律手續是否完備。
2、審查案卷材料。人民檢察院受理公安機關提請批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后,應當指定專人進行審查。審查后提出是否批準逮捕的意見。
四、第七十九條?
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尚不足以防止發生下列社會危險性的,應當予以逮捕:?
(一)可能實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會秩序的現實危險的;?
(三)可能毀滅、偽造證據,干擾證人作證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對被害人、舉報人、控告人實施打擊報復的;?
(五)企圖自殺或者逃跑的。 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或者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曾經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應當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希望對您有幫助。作為一名合格的公民,需要對法律常識有著一定的了解,根據上述解答,也讓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逮捕的法律定義,讓我們更加了解法律。也提醒我們在合法權利受到威脅時,要勇于運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新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內容
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
2020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權的時效抗辯權多久提出才是有效的
2020-12-09中辦國辦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
2020-12-21交通事故受傷人員何時開始傷殘鑒定,傷殘鑒定前應做好哪些工作
2021-01-02最新勞動合同范本格式范本
2021-03-08交通事故受害人可否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0-12-27貴州煤礦7人遇難,公司應賠多少
2021-01-02工程質量不達標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什么是聯建,房地產聯建的主要類型及其法律性質
2021-02-02人壽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范圍
2020-11-29綜合意外險是否包括駕乘私家車
2020-12-24私了后報保險算騙保嗎
2021-03-08保險公司定損和修車廠不一樣怎么辦
2021-01-25出門旅游可以購買哪些保險給自己作保障
2020-11-09法律認可的保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2-04保險合同是附條件的合同嗎
2020-12-09自駕出游的保險怎么辦
2021-03-19免責條款未作明示 保險公司理應賠償
2021-01-09保險條款并非“霸王條款”
2020-12-18小區占地搭建要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20公司拆遷補償款用現金行嗎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