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犯罪人員在犯罪后會受到法律的處罰,處罰方式有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等等,但犯罪人員在實施犯罪的過程中還可能造成被害人的物質損失,這時,被害人有權在刑事訴訟時提起附帶民事訴訟,這也在我國刑訴法第99條中作了規定。那刑訴法第99條的具體內容是怎樣的?一起通過以下文章來了解一下吧。
一、刑訴法第99條的具體內容是怎樣的?
刑事訴訟法 第九十九條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如果是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二、附帶民事訴訟的范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九十九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第一百三十八條、第一百三十九條、第一百四十條、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定,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如下:
第一條 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質損失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對于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精神損失而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二條 被害人因犯罪行為遭受的物質損失,是指被害人因犯罪行為已經遭受的實際損失和必然遭受的損失。
第三條 被告人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產的,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被害人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追繳、退賠的情況,可以作為量刑情節考慮。
第四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侵犯他人人身、財產權利構成犯罪,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應當告知其可以依法申請國家賠償。
第五條 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受損失的單位未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時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第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依法判決后,查明被告人確實沒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應當裁定中止或者終結執行。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除了對犯罪人員進行處罰外,還可以對受害者的損失進行民事賠償,保障了受害者的合法權益。附帶民事訴訟提出的前提是犯罪人員對受害者造成了物質損失,而對于受害者針對精神損失提出賠償的附帶民事訴訟,法院不會受理。
什么是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是什么?
交通肇事罪刑事附帶民事賠償范圍的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惡意轉讓后能否打撤銷權糾紛官司
2020-11-16著作權怎么申請
2020-11-22新三板上市條件
2021-01-07什么叫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2-22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如何處理
2021-01-07勞動合同變更需要員工同意嗎
2021-02-06繼承權公證程序有哪些
2020-11-11老年人無兒無女財產的第一繼承人是誰
2020-12-08夫妻關系房產過戶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12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怎么辦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
2021-01-24關于雙重勞動關系的爭議
2021-02-01商業車險訂過了退保是否可以
2021-02-04外地保險理賠有什么憑證嗎
2020-12-09保險理賠程序常識
2021-02-11在網上購買保險時,如何防范風險
2020-11-08狀元紅兩全保險
2021-02-11哪些情形不適用快速理賠
2020-11-16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一十一條
2020-12-18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四條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