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除因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而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以外,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但是做證人也需要滿足一些條件,那證人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要是你不清楚的話,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證人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1、證人必須是自然人,并具有人身不可替代性。在訴訟角色上,了解案情的人(如法官、檢察官、公安機關、鑒定人等)應當優(yōu)先履行證人義務。根據(jù)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證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2、根據(jù)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但是,雖然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如果能夠辨別是非并能夠將自己所了解的案件情況準確表達出來,如盲人講述所聽到的情況,聾、啞人講述所看到的情況等,依法也可以作為證人。對于證人能否辨別是非、能否正確表達,必要時可以進行審查或者鑒定。
二、證人的條件是什么
要成為訴訟中的證人,適格的條件有四個:
1、知道部分或全部案件情況。知道案情是指證人直接憑借自己的眼、耳、鼻舌等感覺器官感知案情的人,這里的感知是直接感知,而不是聽說,據(jù)說等的間接感知。
2、能正確表達意志。如生理、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做為證人,證人是就自己所了解的案件情況向法院進行相關陳述的人,因此,這就要求證人具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以便真實、清晰地表達所感知的案件事實。
3、能正確認識作證的法律后果。
4、訴訟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
只要同時具備這四條,不論國籍、種族,性別,文化程度有何不同,均可成為民事訴訟中的證人,但是,在民事訴訟案件的審理中擔任法官、陪審員、鑒定人、法警、翻譯人員、律師,不能同時定為該案的證人,因為那樣便會造成角色沖突,不利于公正原則的實現(xiàn),也不利于訴訟程序的維護,做為案件的當事人,與案件有直接的利害沖突,也不能做為證人。
律霸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到此。應注意的是,證人出庭需當事人在規(guī)定期限內申請、費用由申請人預付、法庭通知后證人不出庭的仍應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未經質證的證人證言不得單獨作為定案的依據(jù)。
證人必須出庭作證嗎?
偵查機關詢問證人有哪些規(guī)定?
書證與證人證言的區(qū)別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動產不得成立留置權
2021-03-04依法不追究原則有哪些
2020-12-21職工可以入選監(jiān)事會嗎
2021-01-01隱瞞房屋已經抵押事實出售房屋構成犯罪嗎
2020-12-05交通違法行為處罰時效多久
2021-02-20交通事故同等責任賠償
2021-02-17非直系親屬能贈予嗎
2021-01-07違約損害賠償與侵權損害賠償?shù)牟煌?/p> 2020-12-03
一審法院違反級別管轄審理是否有效
2021-02-21員工離職老板能不能扣工資
2020-12-16勞務合作協(xié)議書范本
2020-12-03什么叫傷殘津貼,傷殘津貼應該如何計算
2021-01-08勞動調解途中反悔怎么辦
2021-03-20勞動糾紛發(fā)生后調解期限是多久
2021-03-11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又有哪些呢
2020-12-19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24弄清免責條款 保險合同上沒簽字鬧糾紛
2021-03-06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yè)保險費
2020-12-11肇事車逃逸車被剮蹭保險賠付嗎
2021-03-18設立合資保險公司的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