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院就刑事案件發起公訴后,就到了法院審理環節。公民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即便是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也有權委托他人進行辯護,為自己的合法權益提出抗辯。我國刑事訴訟法對辯護人做出了規定,不是誰都可以擔當辯護人的。那么,刑訴法辯護人的范圍是什么?下面小編根據刑訴法有關知識告訴大家。
一、刑訴法辯護人的范圍是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辯護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為辯護人:
1、律師;
2、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
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擔任辯護人。律師、人民團體、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以及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被委托為辯護人的,辦案機關應當核實其身份證明和授權委托書。
二、哪些人不能擔任刑事案件的辯護人?
不能擔任辯護人的人。根據刑事訴訟法和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下列人員不得擔任辯護人:1、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處于緩刑、假釋考驗期間的人;
2、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3、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
4、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的現職人員;
5、人民陪審員;
6、與本案審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人;
7、外國人或者無國籍人。
三、刑事訴訟辯護人的人數有什么要求?
刑事訴訟法第32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辯護人,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最多可以委托兩名辯護人。
在共同犯罪案件中,由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之間存在著利害關系,所以,一名辯護人不得同時接受兩名以上同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作為他們的共同辯護人。同樣基于利害關系的考慮,一名辯護人也不得為兩名以上的未同案處理但實施的犯罪存在關聯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辯護。
綜上所述,在法院審理案件過程中,犯罪嫌疑人作為被告,享有辯護的權利。刑訴法辯護人的范圍包括律師、人民團體及犯罪嫌疑人的親朋好友。如果是親友擔當辯護人的,法院要核實其真實身份。犯罪嫌疑人在沒有辯護人的情況下,由于經濟困難無力承擔律師費的,法院還會委派法律援助機構提供幫助。
2020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
最新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刑事訴訟管轄權異議申請書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勘察、設計合同承包人承擔什么違約責任
2021-01-09居間合同能否收取定金
2021-03-19檢察院不批捕多久放人,不批捕的情形
2020-11-17送達方式有幾種
2021-02-20判決侵權賠償金支付之日如何確定
2021-01-20“熊孩子”給主播刷禮物錢款能追回嗎?最高法:可以!
2020-11-13學歷造假用人單位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13競業限制幾個月可以解除
2021-01-31勞務工和合同工退休有什么區別
2021-01-26工地勞務合同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1-14企業和個人勞動關系如何證明
2020-11-30意外險的計算公式
2021-03-19保險合同解除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車上貨物責任險的理賠
2021-02-28人身保險事故獲雙賠的正當性依據
2021-01-26家中失火保險可以賠嗎
2021-01-24航空貨物運輸險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保險合同生效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12出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0保險法關于車輛理賠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