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的維權意識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大都不外乎兩種,一種是人身傷害,另一種則是財產賠償。而在報案的過程中,則分為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兩種,而刑事案件所帶來的社會危害性比前者要大得多,公安有關部門對其調查也會格外重視。為極力避免產生更為嚴重的后果時,公安機關會及時立案偵查。那么,刑事訴訟法受案告知后的立案期限是多少?就和小編來看一看。
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1998年5月14日公安部令第35號發布)
第一百六十二條 公安機關受理案件后,經過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于自己管轄的,由接受單位制作《刑事案件立案報告書》,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予以立案。
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情節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的,接受單位應當制作《呈請不予立案報告書》,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不予立案。
第一百六十三條 對于有控告人的案件,決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制作《不予立案通知書》,在七日內送達控告人。 控告人對不立案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書》后七日內向原決定的公安機關申請復議。原決定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收到復議申請后十日內作出決定,并書面通知控告人。
第一百六十四條 對于人民檢察院要求說明不立案理由的案件,應當在七日內制作《不立案理由說明書》,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后,通知人民檢察院。
人民檢察院認為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公安機關在接到人民檢察院要求立案的通知后,應當在十五日內決定立案,并將立案決定送達人民檢察院。
刑事案件立案只要犯罪事實,符合管轄范圍就應當立案偵查。《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應當按照管轄范圍,立案偵查。
綜上所述,刑事訴訟法受案告知后的立案期限應在7天內,我們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理應享受到所有的權利,與應承擔的責任,當我們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應拿好法律這把利器來維護我們的權益,當你對這把利器不知道怎么使用時,建議咨詢相關方面的律師。
刑事辯護收費標準是什么?
刑事案件立案之后多久能抓人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禍私了要去交警隊簽什么協議
2020-12-22交通事故賠償技巧有哪些
2021-03-23父母健在孩子能否變更監護人
2020-11-26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怎么承擔
2021-03-21二婚老人繼子撫養還是親子撫養
2021-03-09宣告死亡的申請人范圍
2020-11-22九級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和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4吵架聊天記錄可以做離婚的證據嗎
2020-12-16撫恤金成年子女可以享有嗎
2021-01-03確認勞動關系規定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1做了一年多的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1-19女職工孕期能不能被辭退?
2020-11-10投保車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要不要賠償
2021-02-18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會提起上訴嗎
2021-03-11征地拆遷中,對于拆遷補償方案不滿意怎么辦
2021-03-14協議拆遷與征地拆遷有什么區別
2021-03-25關于住改非,國家有沒有統一的補償標準
2020-12-27購買拆遷安置房手續如何
2021-02-25國有土地房屋拆遷補償的原則有哪些
2021-02-05如果拆遷當事人達不成協議時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