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驗收單 ? ? ? 建設工程承包合同 ? ? ? 工程施工合同 ? ? ? 拖欠工程款 ?? ?? 工程款稅率 ????? 工程款支付申請
刑法自頒發以來,也經歷了不少變遷,對于學習法律專業、從事法律工作的職員來說,必須要了解法規修改前后的規定,且需要熟知每一條法規的解析。那么,該如何理解最高法刑訴法司法解釋一百八十條的內容?根據法制史,該刑訴法是在哪年頒發的呢?
第一百八十條 證券、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或者非法獲取證券、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人員,在涉及證券的發行,證券、期貨交易或者其他對證券、期貨交易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尚未公開前,買入或者賣出該證券,或者從事與該內幕信息有關的期貨交易,或者泄露該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內幕信息、知情人員的范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
【解釋】本條是關于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及其刑事處罰的規定。
1997年修改刑法時,考慮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證券市場發展過程中出現一些新問題和新情況,為了規范證券發行和交易,保障證券交易市場健康、有序地發展,懲處證券交易中的各種犯罪行為,在刑法中增加有關懲治證券犯罪的規定,在本條中規定了內幕交易罪和泄露內幕信息罪。當時,有些同志也提出增加懲治期貨犯罪方面的規定,考慮到當時我國期貨交易市場還處在探索階段,國家的相關政策也不是很明確,國家尚未制定有關期貨交易管理的行政法規,期貨犯罪難以準確界定。因此,在修訂的刑法中沒有規定期貨方面的犯罪。
1.97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后,按照深化金融改革、整頓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風險的總體要求,國家決定進一步整頓和規范期貨交易市場,并于1999年5月25日通過了《期貨交易暫行條例》,該條例比較明確規足丁期貨交易規則,并對期貨交易中的違法行為明確規定了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為了對擾亂期貨交易秩序,情節惡劣,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予以嚴厲打擊,保障期貨交易健康發展,國務院于1999年6月22日向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提出《關于懲治期貨犯罪的決定(草案)》。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考慮到在犯罪構成和對社會的危害方面,期貨犯罪與證券犯罪基本一致,在刑法有關證券犯罪的規定中增加期貨犯罪的內容。
本條第一款是關于個人犯內幕交易罪、泄露內幕信息罪的處刑規定。
根據本款的規定,構成內幕交易罪、泄露內幕信息罪必須符合下列構成要件:
第一,主體符合本款的規定。該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證券、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和非法獲取證券、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人員。根據本條第三款的規定,內幕信息、知情人員的范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確定。由于證券、期貨交易的差異,二者所指向的內幕信息和知情人員也不同。
根據《證券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內幕信息”具體指:(一)《證券法》第六十二條第二款所列的重大事件,即:1.公司的經營方針和經營范圍的重大變化;2.公司的重大投資行為和重大的購置財產的決定;3.公司訂立重要合同,而該合同可能對公司的資產、負債、權益和經營成果產生重要影響;4.公司發生重大債務和未能清償到期重大債務的違約情況;5.公司發生重大虧損或者遭到超過凈資產百分之十以上的重大損失;6.公司生產經營的外部條件發生的重大變化;7.公司的董事長,三分之一以上的董事,或者經理發生變動;8.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東,其持有股份的情況發生較大變化;9.公司減資、合并、分立、解散及申請破產的決定;10.涉及公司的重大訴訟,法院依法撤銷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11.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事項;(二)公司分配股利或者增資的計劃;(三)公司股權結構的重大變化;(四)公司債務擔保的重大變更;(五)公司營業用于主要資產的抵押、出售或者報廢一次超過該資產的百分之三十;(六)公司的董事、監事、經理、副經理或者其他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可能依法承擔重大損害賠償責任;(七)上市公司收購的有關方案;(八)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認定的對證券交易價格有顯著影響的其他重要信息。
根據《證券法》第六十八條的規定,“知情人員”,是指熟悉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下列人員:(一)發行股票或者公司債券的公司董事、監事、經理、副經理及有關的高級管理人員;(二)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東;(三)發行股票公司的控股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四)由于所任公司職務可以獲取公司有關證券交易信息的人員;(五)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以及由于法定的職責對證券交易進行管理的其他人員;(六)由于法定職責而參與證券交易的社會中介機構或者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證券交易服務機構的有關人員;(七)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人員。
在期貨交易中,根據《期貨交易暫行條例》的規定,“內幕信息”,是指可能對期貨市場價格產生重大影響的尚未公開的信息,包括:中國證監會及其他相關部門制定的對期貨交易價格可能發生重大影響的政策,期貨交易所作出的可能對期貨交易價格發生重大影響的決定,期貨交易所會員、客戶的資金和交易動向以及中國證監會認定的對期貨交易價格有顯著影響的其他重要信息。“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是指由于其管理地位、監督地位或者職業地位,或者作為雇員、專業顧問履行職務,能夠接觸或者獲得內幕信息的人員,包括:期貨交易所的理事長、副理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等高級管理人員以及其他由于任職可獲取內幕信息的從業人員,中國證監會的工作人員和其他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以及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人員。本條所稱的“非法獲取證券、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人員”,是指利用騙取、套取、偷聽、監聽或者私下交易等手段獲取證券、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人員。
第二,行為人在主觀上是有犯罪的故意,即有讓自己或者他人從中牟利的目的,過失不構成本罪。
第三,在客觀上,行為人實施了在涉及證券的發行,證券、期貨交易或者其他對證券、期貨交易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尚未公開前,買入或者賣出該證券,或者從事與該內幕信息有關的期貨交易,或者泄露該信息的行為。在證券、期貨交易中,信息披露制度是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的具體體現和要求,是確保證券、期貨市場公平交易的一項重要的制度。而且,在信息披露過程中,要求有關方面必須及時、準確地將證券、期貨信息公布于眾,才能保證投資者都能夠平等地獲取信息。而少數人利用獲取內幕信息的有利地位或者非法獲取內幕信息進行內幕交易,不但違背了市場規則,更主要的是在這種情況下,證券、期貨交易價格失去了客觀公正性和真實性,從而破壞了證券、期貨市場的正常運行程序。同時,這種行為侵犯了其他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因此,為維護證券、期貨市場的公平、公正運行,對內幕交易及泄露內幕信息的行為必須予以嚴懲。本條所稱的“泄露該信息”,主要是指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透露、提供給不應知道該信息的人,讓他人利用該信息買人、賣出股票或者進行期貨交易,獲取不正當利益。
第四,必須是情節嚴重的行為。內幕交易行為及泄露內幕信息行為是否構成犯罪,主要在于其行為情節的輕重。而如何認定行為的情節輕重程度,需要司法機關根據司法實踐及證券、期貨交易的實際情況作出司法解釋予以解決。在一般的情況下,“情節嚴重”,主要指多次進行內幕交易或者泄露內幕信息;非法獲利數額巨大;對證券、期貨交易秩序的正常進行造成嚴重危害等情形。
對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的處罰,本款根據情節輕重,規定了兩檔刑:對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違法所得1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本條第二款是關于單位犯內幕交易罪、泄露內幕信息罪的處罰規定。知道證券、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單位或者非法獲取證券、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單位,在涉及證券的發行,證券、期貨交易或者其他對證券、期貨交易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尚未公開前,買人或者賣出該證券,或者從事與該內幕信息有關的期貨交易,或者泄露該信息,情節嚴重的,根據本款的規定,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對于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的追訴標準,2001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規定,證券、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或者非法獲取證券、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人員,在涉及證券的發行,證券、期貨交易或者其他對證券、期貨交易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尚未公開前,買人或者賣出該證券,或者從事與該內幕信息有關的期貨交易,或者泄露該信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1.內幕交易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2.多次進行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的;3.致使交易價格和交易量異常波動的;4.造成惡劣影響的。
本條第三款是對“內幕信息、知情人員”的范圍作出的原則規定,在本條第一款內容釋義中已作了解釋,在此不再贅述。
在實際執行中,內幕交易罪與侵犯商業秘密罪侵害的對象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屬于尚未公開的,可能給當事人帶來經濟利益的有關信息。但是從侵害對象、客體、行為主體等方面存在著區別:1.從侵害對象而言,內幕信息是尚未公開的,涉及證券的發行,證券、期貨交易或者其他對證券、期貨交易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而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2.內幕交易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金融管理秩序的正常運行,而侵犯商業秘密罪侵犯的是企事業單位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二者侵犯的客體屬于不同的領域和范疇;3.內幕交易罪的主體為證券、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或者非法獲取證券、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人員,具有相對的特殊性,而侵犯商業秘密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
泄露內幕信息罪與泄露國家秘密罪也存在著不同之處:
1、行為人的主觀心態不同,泄露內幕信息罪只能由主觀故意構成,過失不構成本罪,而泄露國家秘密罪的主觀方面包括故意和過失;
2、侵犯的對象不同,泄露內幕信息罪侵犯的是證券、期貨交易中的內幕信息,而泄露國家秘密罪侵犯的是國家秘密;
3、侵害的客體不同,泄露內幕信息罪侵害的是證券、期貨市場的管理秩序,泄露國家秘密罪侵害的是國家的安全和重大利益。
根據《刑法修正案》第九條的規定,本條應從1999年12月25日起實施。根據刑法總則的規定,本條在時間效力上應當適用刑法總則的規定,即第十二條規定的不溯及既往和從舊兼從輕的原則。
規定的是利用職場潛規則,進行內幕交易,泄露商業信息的處罰規定,設置此項法規的目的,是為了維護社會的公正,從而促進社會經濟的繁榮。從以上信息我,我們可以知道,此項法規實在改革開放之后才提出來的。
刑事證據的三性是怎樣的
尋釁滋事罪量刑標準202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內部集資是否是勞動糾紛
2021-03-03行政訴訟原告如何申請陪審團
2021-01-19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具備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私營企業有人數要求嗎
2021-02-05公司還沒注冊先注冊域名可以嗎
2020-12-14合同保證金能否在貨款中扣除
2021-02-24配偶宣告失蹤婚姻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4向中國請求送達文書的,請求書應載明內容
2021-01-18兒子對父母不孝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07商品房外墻面的所有權到底歸誰所有
2020-12-17實習期有沒有最低工資標準
2020-12-04湖南省疫情期間工資如何發放
2021-02-13家庭財產保險
2021-01-13交通事故肇事者賠償后保險公司是否適用損害填補原則
2021-03-04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法理分析
2020-12-31保險的作用具體有哪些
2021-02-11護理保險是什么
2020-12-15保險的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3-06自然災害保險公司不賠合法嗎
2020-11-22保險代理人該怎么應對保險糾紛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