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社會發展的變化和要求,我國制定了新的刑事訴訟法,在新的刑事訴訟法中,大家對于沉默權尤為關注,這是由于我國刑事司法中規定了,任何人不能夠被強迫證實自己有罪,這與沉默權是十分密切相關的,那么新刑訴法沉默權指的是什么呢?一起跟著小編的腳步來了解一下吧。
一、沉默權的內涵及淵源
沉默權,簡而言之,就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對不利于自己的提問有拒絕回答和保持沉默的權利。它包含兩項內容:
(1) 被告人有權拒絕回答追訴官員或法官的訊問, 有權在訊問中始終保持沉默,司法警察、檢察官或法官應及時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此項權利,法官不得因被追訴人沉默而使其處于不利境地或作出對其不利的裁判;
(2)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就案件事實作出有利于或不利于自己的陳述, 但這種陳述須出于真實的意愿,禁止官員采用暴力、威脅等強制性手段致使被指控人違背意志作出有罪供述,法院不得把此情形下的供述作為定案依據。
二、新刑訴法沉默權指的是什么?
我國新刑訴法將第43條改為第50條,修改為: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證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方法收集證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
其中不得強迫自證其罪的規定首次寫入刑訴法,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該條文明確禁止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采用暴力、威脅等強制性手段致使被指控人違背意志作出有罪供述,而且把非法取得口供排除出法院定罪依據之列,這是沉默權原則的應有之義,無疑是對沉默權原則的承認與肯定。
但能否將此規定理解為我國已經確立徹底的沉默權制度呢?中國政法大學樊崇義教授認為:“這是一種延伸的理解,更是一種推論。修正案中并沒有規定沉默權,不得強迫自證其罪不等于就有了沉默權的規定。”筆者贊同樊崇義教授的觀點。根據我國新刑訴法,對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它是法定證據之一。我國反對違背法定程序,采用暴力、脅迫等強制性手段強迫被追訴人作出有罪陳述,但不是無視口供的重要作用,如果自愿證實自己有罪,對自己的犯罪事實坦白,那么就是允許的。所謂“默認”只是一種理解,眾所周知,法律作為剛性的行為規范,其標準是要給出“明示”,既然沒有明確規定,就不能說“默認”了沉默權。
同時,我國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第118條規定:犯罪嫌疑人對偵查人員的提問,應當如實回答。但是對與本案無關的問題,有拒絕回答的權利。 對于這一規定,很多人認為新刑訴法一方面規定不得強迫自證其罪,但另一方面又要規定犯罪嫌疑人如實回答,這兩條規定之間存在沖突矛盾。筆者認為這非但并不矛盾,而且恰如其分地表明了我國新刑訴法對于沉默權的態度,即,我國現今確立的是有限制的沉默權制度。
由此可知,沉默權指的就是被告人擁有保持沉默的權利。沉默權的設置,對于人權的保障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憲法賦予人們權利的體現。我國的新刑訴法中并沒有明確的規定出沉默權,但是新刑訴法第50條中就是新刑訴法沉默權的體現。通過這一規定可以看出我國法律的不斷完善和進步。
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最新內容是什么
我國刑法偷稅罪量刑標準
新刑法冒用身份證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法規新規定是什么
2021-01-12滴滴車司機殺人如何判
2021-01-28承諾延遲怎么辦?
2021-03-18打人致人輕微傷要賠多少錢,一般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5怎樣認定商標侵權行為
2021-03-09商標設計分幾種類型
2020-11-15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后債務人和擔保人和債權人是否承擔民事責任
2021-02-12公司被起訴能夠破產嗎
2020-12-10監視居住可以用手機嗎
2021-01-20同居的法律定義是怎樣的
2020-12-21未領結婚證生了小孩應該歸哪方撫養
2021-01-28反擔保合同的要點是什么
2020-11-21淺談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2-24怎么認定廠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勞務合同為什么不屬于勞動關系
2020-12-02自助寄存柜中丟包,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29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2020-11-17家庭財產保險中的分攤條款
2020-11-08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些
2020-11-22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