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的發生往往都是因為出現了實際受到傷害的受害人,在追究侵害人的責任的同時最重要的就是讓其負責對受害人進行賠償并且盡可能挽回損失以及安撫其受傷的情緒,但是很多人有疑問,刑訴法賠償受害人規定中有沒有精神賠償?
一、刑訴法賠償受害人規定中有沒有精神賠償?
沒有。刑訴法賠償受害人的規定中并不包含了精神賠償,而根據司法解釋,法院也很難支持。
被害人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的,有權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單獨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精神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出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問題的批復》(法釋[2002) 17號)明確規定:“根據刑法第三十六條和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以及我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第一條第二款的規定,對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精神損失提起的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在該刑事案件審結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修訂前為第七十七條)第一款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即將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范圍僅限于“物質損失”。有人認為侵權行為人已因自己的行為承擔了刑事責任,付出了喪失人身自由的代價,對受害人而言就是一種最大的精神撫慰,不需要再承擔民事責任,否則有雙重處罰之嫌。
總之,本來說給付一定的精神賠償從公平和道德角度是合理的,但是在實際計算的操作中往往會因為主觀性太強而不能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此時就容易因為賠償的事宜再次引發額外的糾紛。
刑訴法押回再審的期限是怎么規定的
刑訴法第二十八條第三十一條對回避如何規定?
交通事故賠償協議履行完畢后,受害人能否再次起訴要求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數罪并罰的含義及計算方法如何規定的
2021-02-01退房申請程序是什么
2020-11-14股權轉讓需要到現場嗎
2021-03-22能否直接執行反擔保財產
2021-01-23老公現在坐牢了我和他已經分居兩年想起訴離婚法院會準嗎
2021-01-21房屋拆遷中的搬遷費由誰支付
2021-02-11高速公路上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03合同未履行多長時間可以確認無效
2021-03-10什么情況勞動合同可以中止
2021-01-30非法辭退員工一定要經過勞動仲裁嗎
2021-02-01公司經濟性裁員的規定
2021-01-15又一座僅供瞻仰的神龕——對《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解讀
2020-11-20終身壽險的保障期限是多久,終身壽險的好處有哪些
2020-12-03三責險的賠償范圍有多大
2021-02-19員工意外險怎么做賬
2021-01-02保險公司車險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03人身保險合同存在格式條款嗎
2021-03-14免責條款未說明 保險公司輸官司
2020-11-20未交保險費 未填保險單 卻持有保險證
2020-11-27交通肇事跑路保險能賠嗎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