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是指原告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上訴被告發生的違反法律的行為,并且提交訴訟文書,證明對象,顧名思義就是有足夠證據證明該事件真實發生的事實。那么,刑事訴訟法證明對象是什么?我們來看一下。
刑事訴訟證明對象,也稱證明客體、待證事實或者要證事實,是證明主體運用一定的證明方法所要證明的一切法律要件事實。
(一)證明對象的范圍
1、實體法方面的事實包括:
(1)有關犯罪構成要件方面的事實,可以分為:①犯罪事實是否發生;②犯罪行為是否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實施;③犯罪行為的實施過程,包括犯罪的時間、地點、手段、方法等;④犯罪造成的危害后果,包括危害后果與犯罪行為之間有無因果關系;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達到刑事責任年齡,有無刑事責任能力;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的主觀罪過,包括故意和過失以及犯罪動機和目的等;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行為依法應否追究刑事責任。訴訟理論界為指導司法實踐,將上述需要證明的犯罪構成要件的事實概括為“七何”要素,即何人;何事;何時;何地;何方(法);何因;何果。
(2)作為從重、加重或者從輕、減輕、免除刑事處罰理由的事實。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個人情況和犯罪后的表現。
(4)排除行為違法性的事實
2、程序法方面的事實包括:
(1)關于回避的事實;
(2)影響采取某種強制措施的事實;
(3)關于耽誤期限是否有不能抗拒的原因等事實;
(4)違反法定程序的事實。
(二)免證事實(不需要證明的對象)
免證事實一般包括司法認知、推定和自認三種。具體來說,在我國,在法庭審理中,下列事實不必提出證據進行證明:
1、為一般人共同知曉的常識性事實;
2、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確認的并且未依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理的事實;
3、法律、法規的內容以及適用等屬于審判人員履行職務所應當知曉的事實;
4、在法庭審理中不存在異議的程序事實;
5、法律規定的推定事實。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所了解,其內容博大精深,如果是法律愛好者,應該不斷的去鉆研其有價值的部分,不斷的充實自己,開拓視野,豐富自己的法律知識。
2020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
最新2020年刑事訴訟法解釋
新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疫情期間解除租房合同算違約嗎
2020-12-26工資多發了不退要怎樣解決
2020-11-15合并重整原主體公司還存在嗎
2020-12-1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1-30法院辦取保開庭怎么判
2021-03-12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5交通事故法醫鑒定的申請與注意事項
2021-01-04已取得預售還可以做在建工程抵押嗎
2020-11-19單位違約怎么解除合同
2021-03-19將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合法
2020-12-29降低損失的退保技巧有哪些
2020-12-22投資型保險的費用及給付型態
2020-11-30酒后駕車意外保險可以賠償嗎
2020-12-20保險合同糾紛探析
2021-01-06被自己的車軋死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1-17交通肇事罪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7撞死親人能否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8保險事故涉及多個受害人怎么理賠
2020-11-16工費車保險賠償的法律依據,索賠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1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