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法調取證據的規定是什么?
第四十二條 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一切事實,都是證據。
證據有下列七種:
(一)物證、書證;
(二)證人證言;
(三)被害人陳述;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五)鑒定結論;
(六)勘驗、檢查筆錄;
(七)視聽資料。
以上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第四十三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證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必須保證一切與案件有關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觀地充分地提供證據的條件,除特殊情況外,并且可以吸收他們協助調查。
第四十四條 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人民檢察院起訴書、人民法院判決書,必須忠實于事實真象。故意隱瞞事實真象的,應當追究責任。
第四十五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證據。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證據。
對于涉及國家秘密的證據,應當保密。
凡是偽造證據、隱匿證據或者毀滅證據的,無論屬于何方,必須受法律追究。
第四十六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充分確實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第四十七條 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訊問、質證,聽取各方證人的證言并且經過查實以后,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法庭查明證人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的時候,應當依法處理。
第四十八條 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第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證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
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綜上所述,在一個有犯罪行為的案件中證據的重要性對于法院判斷被告人是否應該被處罰尤為重要,所以當原告提出上了上述的合法的證據之后由法院調取并且審查之后就是可以直接作為定罪的根據的,但是因為有的證據需要特殊的程序才能調取而被另做規定。
刑事證據的三性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贍養糾紛能要之前花去的費用嗎
2021-01-10發生醫療糾紛,可否拒付醫療費
2021-01-17軍婚法律保護有哪些內容
2020-12-23監事會怎樣設置
2020-12-19交通事故車輛保全怎么進行
2020-12-09沒煙草證賣煙怎么處理
2021-03-21退休工資的老人是否能要贍養費
2020-11-30被判拘役也注銷戶口嗎
2021-02-17裝修合同逾期多久解除合同
2021-01-13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什么材料,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流程是什么
2021-01-13公司不承認與員工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2-03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的三個難點
2021-02-20懷孕期間可以要求調崗位嗎
2021-01-03詳解旅游保險有哪些
2020-12-17企業財產保險合同指的是什么
2021-01-11降低企業履約風險的“保險杠”
2020-12-20農村土地轉讓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1-19拆遷房屋需要大學畢業證書嗎
2021-01-12強制拆除院子的程序
2020-12-23養殖戶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