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訴法立案標準有哪些
立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一、有犯罪事實發生。
二、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1、有犯罪事實發生有犯罪事實發生一是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包括已經發生、正在發生的犯罪和預備犯罪,只有犯罪思想和動機,甚至將其予以表露,均不能認為有犯罪事實發生。
二是指該犯罪事實有可靠材料證明,而絕非任何人的猜測、想象或者憑空捏造的事實。當然,在立案階段所要求的犯罪事實與刑法犯罪構成諸要件的事實應該有所不同。立案只是刑事訴訟開始的第一道程序,尚不可能要求具備能夠證實犯罪的一切情節和犯罪人是誰的證據才可以立案偵查。
這就明犯罪的諸要件的在立案階段往往不清楚,需要經過偵查才能進一步查實。這就明犯罪的諸要件在立案階段往往不清楚,需要經過偵查才能進一步查實。如果經過偵查、舉報的犯罪事實并不存在,則可以撤銷案件。
司法實踐中存在的“不破不立”、“先破后立”的做法,顛倒了立案和偵查的順序,是絕對不可取的。
2、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這是立案必須具備的法律條件。如果僅有犯罪事實的發生還不能作出立案的決定,只有當這種犯罪事實依法還應當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時候,才能決定立案。有了犯罪事實發生但情節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或者罪行雖然嚴重,但依法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就不能立案
二、修訂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于1979年7月1日通過,自1979年7月1日起施行。
1996年3月17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十四號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刑事訴訟法>的決定》。
三、內容
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根據1996年3月17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根據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我國的法律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的健全和普及,公民的法律意識也在不斷的提高,如果任何的企業和公民做出了違反的行為,有關部門會根據犯案的情節嚴重程度進行不同的處罰,如果有犯罪嫌疑人對相關部門的處罰不認同時,也可以通過申訴等法律方式來進行上訴。
報案后立案需提供證據嗎,立案標準是什么
立案程序怎么走,立案的程序具體是怎樣的
刑事案件不予立案的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客辦理居住證對房東的影響
2021-01-07工業廠房租賃合同
2021-02-01開發商延期交房怎么辦,開發商違約購房者怎么維權
2020-11-11涉外婚姻律師收費標準
2020-11-23確認勞動關系糾紛能否主張賠償
2021-02-20女子水上樂園溺亡游樂園有責任嗎
2020-12-06締約過失責任是否適用勞動關系
2021-01-14老人購買壽險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3-06萬能險是否可以購買
2020-12-12保險經紀人的主要分類有哪些
2021-01-20申請經營旅館業的備案手續
2020-11-30保險營銷員取得傭金收入應當繳納哪些稅
2021-01-08被保險人喪命誰能依法獲賠
2021-03-26對初步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應當提交的文件有哪些
2020-12-30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以及概念是什么
2020-12-02賣動遷房也要交土地出讓費嗎
2021-03-19土地出讓收回可以再次出讓嗎
2020-12-05土地轉包和出租的區別是什么,土地出租合同
2021-01-21土地互換后可以要回來嗎
2021-01-25經管局土地流轉合同內容有哪些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