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訴訟法開庭期間的主要程序是什么?
刑事訴訟法開庭期間的主要程序是開庭審理、法庭調查、法庭辯論、合議庭評議、宣讀判決等等。開庭審理時,審判長要核對當事人、訴訟代理、第三人,宣布合議庭組成人員,告知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和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申請回避等。合議庭評議后,審判長應宣布繼續并宣讀判決。如果不能當庭宣判,審判長應宣布另定日期宣判。
二、主要內容
1、開庭審理。開庭審理時,審判長要核對當事人、訴訟代理、第三人,宣布合議庭組成人員,告知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和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申請回避等。
2、法庭調查。主要是當事人陳述和證人作證,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宣讀現場筆錄、鑒定結論和勘驗筆錄。法庭調查的基本順序是:第一,詢問當事人和當事人的陳述;第二,證人到庭作證;第三,鑒定人到庭;第四,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第五,勘驗人到庭。
3、法庭辯論。指在合議庭主持下,各方當事人就本案事實和證據及法律依據,闡明自己的觀點論述自己的意見,反駁對方的主張,進行言詞辯論的訴訟活動。法庭辯論的順序是: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答辯;互相辯論。
4、合議庭評議。法庭辯論結束后,合議庭休庭,由全體成員對案件進行評議。評議不對外公開,采取少數服從多數原則。評議應當制定筆錄,對不同意見也必須如實記入筆錄,評議筆錄由合議庭全體成員及書記員簽名。
5、宣讀判決。合議庭評議后,審判長應宣布繼續并宣讀判決。如果不能當庭宣判,審判長應宣布另定日期宣判。
開庭期間的主要任務就是對案件進行合法的認定,并依據相關法律條款進行合理的司法判決。當事人在刑事訴訟開放期間應當就相關的犯罪事實進行陳述,應當本著積極坦白、尊重事實的原則進行陳述,雙方辯護人圍繞利于本方當事人判罰的原則進行陳述,最后法庭對案件進行宣判。
立案到開庭要經歷什么,立案多久開庭?
交通事故法院開庭可以不去嗎?
需要在開庭前調解的案件范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害人承諾的法律效力
2020-11-17合同履行后違反有關規定怎么辦
2021-01-08職工病退要求是什么
2020-12-30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條件有哪些條件
2020-11-27支票有效期
2021-01-06現金支票有效期
2020-11-26犯人羈押期間家屬可以進行探視嗎
2020-12-21訴請解除合同可以撤回嗎
2021-01-22法院強制措施是否影響征信
2020-11-23單方面變更勞動合同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0商業銀行取得執照六個月內未開業怎么辦
2020-11-21違反競業限制會坐牢嗎
2020-11-10產假期間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0-12-17人壽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哪些,哪些人壽保險合同無效
2021-02-28單位的工傷意外險能賠多少錢
2021-01-23住房責任保險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0-11-09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九條
2021-02-06保險理賠維權三條途徑
2021-01-05承包經營權行使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28股權轉讓與土地轉讓有哪些差異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