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案件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申請回避是訴訟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當事人對于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等有權提出回避申請。
1、審判和執行人員的回避理由: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訴訟中,發現審判人員(執行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與當事人有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及姻親關系的;
(2)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3)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勘驗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4)與本案的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關系的;
(5)本人與本案當事人之間存在其他利害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
2、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的回避理由:
當事人有權在下列情況下,對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等用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他們回避:
(1)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
(2)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3)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二、回避的方式有幾種
回避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行回避,即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遇有民事訴訟法等40條規定的某種情形時,主動不參加對案件的審理或任務的執行。另一種是申請回避,即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存在民事訴訟法第40條規定的某種情形時,提出申請,要求他們回避。審判人員的自行回避和當事人申請回避結合起來,有利于促使回避制度的貫徹實施,保證對案件的公正審判。
刑事訴訟當中的回避分為了兩種情況,一種是針對審判人員和執行人員的回避,而另一種則是針對參與案件審理的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等的回避。至于回避的方式,根據《刑事訴訟法》中的規定也有兩種,包括這些人員自行回避與申請回避。無論是哪種方式下的回避,其中都是需要符合法定的回避事由。
刑事訴訟法回避決定由誰做出?
刑事訴訟法回避的決定有哪些規定
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回避主體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調查公司取證合法嗎
2021-01-17商標近似判斷原則有哪些
2021-02-04國企能購買有抵押的房產嗎
2021-02-25交通事故庭外調解流程有哪些
2021-02-12物品借條的標準格式
2021-02-16專利侵權糾紛案件的地域管轄如何確定
2021-03-14擔任安全監護人有哪些條件
2020-12-29協議管轄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13該怎樣辦理婚前財產公證
2021-02-01醫療服務合同的完全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9事業單位集資建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12贍養老人能否以提供住房為準
2020-12-09怎么保護商業秘密
2021-03-14變更勞動合同內容要什么條件
2021-01-25勞動合同的終止在多久辦理社保轉移手續
2020-11-09勞務派遣行政許可企業公示制度是什么
2021-03-07因丈夫婚外戀訴離婚,妻子能否請求損害賠償
2021-02-11火車外飛石造成旅客傷害應如何求償
2020-12-07拖欠農民工工資單位沒錢怎么辦
2021-03-10掛靠車輛出事故的保險費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