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立案后多久采取強制措施?
刑事立案后采取強制措施的時間應當根據犯罪事實進行認定,一般在十五天左右。立案是程序是偵查活動的開始,強制措施是指通過偵查后依法對嫌疑人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種措施,從偵查到發現、認定犯罪嫌疑人有一定的過程。只要嫌疑人構成犯罪,隨時都可以采取強制措施的。
公安機關對于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刑事拘留。對于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后的24小時以內進行訊問。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后或者采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請律師為其提供代理申訴、控告。受委托的律師有權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可以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關的案件情況。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七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犯罪嫌疑 人被逮捕的,聘請的律師可以為其申請取保候審。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準延長一個月。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的案件,應當做到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并且寫出起訴意見書,連同案卷材料、證據一并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
二、立案偵查和采取強制措施是什么意思
立案偵查是指發現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就要立案,立案之后開始進行偵查,偵查過后發現犯罪嫌疑人的就采取強制措施,強制措施是國家為了保障偵查、起訴、審判活動的順利進行,而授權刑事司法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其一定程度人身自由的方法。我國的刑事強制措施包括: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五種,這五種措施是依照強制力度由輕到重的順序依次排序的。
需要明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訴訟案件都需要采取強制措施的,一般只在犯罪嫌疑人可能存在逃跑,或者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的情況下才會執行強制措施,如故意傷害罪,如果不及時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強制措施,導致犯罪嫌疑人逃亡或者繼續犯罪的,顯然會嚴重影響社會安全,必須進行強制。
逮捕后變更強制措施的條件是什么
妨礙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害人身權原告代理意見
2021-02-02什么是律師風險代理,風險代理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0-11-15監事能否參加股權激勵
2021-02-05沒收個人財產執行時間是多久
2020-12-04和精神病人結婚該怎么辦
2020-12-16生而不養的父母,可以不贍養嗎
2021-01-10機動車損害賠償責任是屬于什么責任
2021-01-01住房公積金賬戶能否執行
2021-01-18員工離職老板能不能扣工資
2020-12-16勞動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0-12-13競業限制是否對所有員工都適用
2020-11-10哺乳期公司調崗
2020-11-24什么是是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及怎樣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2-14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買車險小心免賠保險條款
2020-12-02買了不計免賠為什么不能全賠
2021-03-24住院收費票據丟失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25哪些情況投保人需如實告知
2020-12-04車險理賠需要帶什么材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30保險代理人的作用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