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疑不起訴司法解釋是什么?
存疑不起訴,又稱證據不足的不起訴。存疑不起訴是檢察機關對于經過補充偵查的案件,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作出的不起訴決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二百八十七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條第四款規定決定不起訴的,在發現新的證據,符合起訴條件的,可以提起公訴。這是檢察機關對存疑不起訴案件保留公訴權的行為規范。
二、存疑不起訴能否適用強制措施
實踐中有這樣的情況,一些公安機關在檢察機關對存疑不起訴人宣布決定并予以釋放后,立即對其采取監視居住或取保候審等強制措施,目的是為了便于對案件的進一步偵查,便于控制當事人(被不起訴人)。這樣做不妥。
理由有三:
一是這樣做沒有法律法規乃至司法解釋依據。作為執法機關尤其是司法機關必須嚴格依法辦事,法律未規定的權力不得行使,而作為守法者,法無禁止即可為。
二是這樣做不符合“釋放”的本質要求。《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不起訴決定,應當公開宣布,如果被不起訴人在押,應當立即釋放。被釋放意味著獲得自由,而監視居住或取保候審均是對自由的限制。
三是這樣做不符合不起訴的法律意義。檢察機關的不起訴決定具有在起訴階段終結刑事訴訟的法律效力,而所謂強制措施,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訴訟過程中,為了保證偵查、起訴和審判工作的順利進行,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現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逃跑、自殺、隱匿罪證、繼續犯罪或進行其他破壞活動,依法采取的暫時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強制方法。
強制措施適用于刑事訴訟過程中,而不起訴決定的宣布,標志著刑事訴訟的終結,強制措施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前提條件。因此,在對存疑不起訴人宣布不起訴決定的同時,應解除對其適用的強制措施。
當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侵犯后是可以通過提起訴訟的方式來維權的,那么在提起訴訟過程中也規定了訴訟時效的具體期限,如果在訴訟時效期間出現了以上規定的是以后也是可以申請訴訟時效中斷的,在法定事由消除后也是會繼續計算訴訟時效的,這樣也是為了更好的保障被侵害人的權益。
存疑不起訴是否國家賠償?
存疑不起訴的情形都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存疑不起訴是什么意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施工噪音加害可以申請賠償嗎
2021-01-13二審發回繼續審理還要交律師費嗎
2020-12-09在車禍中死亡要賠償多少
2021-01-08合同一方可以是兩個主體嗎
2021-01-20怎么限制探望權的時間
2021-03-09去拘留所探視要帶什么手續拘留所
2020-12-08在國外結婚可以在中國領結婚證嗎
2021-01-27工程質量不達標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老師猥褻學生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2-07追索勞動報酬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2-03實習期自我評價
2021-03-07實習期上高速怎么處罰
2021-02-09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什么
2020-11-24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體現
2021-03-08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能否約定損失賠償條款
2020-11-10我國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有哪些?
2020-12-19被車撞了出院再入院保險公司會報嗎
2020-12-29教職員工校方責任險到底應該賠償給教育局還是教師家屬
2021-01-22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2-30怎么處理農村宅基地轉讓糾紛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