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庭前準備包括哪些準備?
1、在法定期間內送達訴訟文書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25條和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法院審理前準備工作的內容之一是在法定期間向當事人送達相關訴訟文書。首先,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應當向原告、被告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應訴通知書。
2、告知當事人訴訟權利義務及合議庭組成人員
當事人在訴訟中享有廣泛的訴訟權利,也承擔相應的訴訟義務,如果當事人不了解自己所享有的訴訟權利和承擔的義務有哪些,不利于當事人合法權益的保護,也不利于人民法院審判的正常進行。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26條的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案件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中向當事人告知其所享有的訴訟權利和承擔的訴訟義務,或者口頭告知。
3、確定舉證期限
審理前的準備工作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內容即是對證據材料的準備,為保證訴訟公正以及程序有序、高效進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定了舉證時限制度。
4、組織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整理爭議焦點
證據的交換有利于實現訴訟的公平進行,避免“證據突襲”。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33條和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對需要開庭審理的案件,法院應當組織當事人進行證據交換。
5、審閱訴訟材料,調查收集必要的證據
審理前準備階段的訴訟材料主要包括原告的起訴狀和被告提交的答辯狀,以及相關的證據材料。對這些材料,審判人員應當進行認真審核,以便歸納、明確當事人爭議的焦點以及確定應當由人民法院自己收集調查的證據的范圍。
二、民事訴訟開庭程序是怎樣的?
1、法庭調查
法庭調查,是在法庭上出示與案件有關的全部證據,對案件事實進行全面調查并有當事人進行質證的程序。
法庭調查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1)當事人陳述;
(2)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來到庭的證人證言;
(3)出示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
(4)宣讀鑒定結論;
(5)宣讀勘驗筆景。
2、法庭辯論
法庭辯論,是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在法庭上行使辯論權,針對有爭議的事實和法律問題進行辯論的程序。法庭辯論的目的,是通過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的辯論,對有爭議的問題遙一進行審查和核實,借此查明案件的真實情況和正確適用法律。
3、法庭筆錄
書記員應當將法庭審理的全部活動記為筆錄,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簽名。
法庭筆錄應當當庭宣讀,也可以告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當庭或者在5日內閱讀。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認為對自己的陳述記錄有遺漏或者差錯的,有權申請補正。如果不予補正,應當將申請記錄在案。法庭筆錄由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簽名或者蓋章。
4、宣判
法庭辯論終結,應當依法作出判決。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調解不成的,如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一方反悔的,法院應當及時判決。
一般來說,庭前準備就是搜集相關證據,并且知道自己相關的權利和義務,然后提供訴訟文書給相關法院。法院受理好案件之后,將會在即定的期限內首先進行調解,調解失敗之后最后再進行上庭訴訟,訴訟時雙方陳述自己的相關要求,然后法院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判決。
法院立案后多久開庭
開庭時間法律規定是什么?
刑事案件法院開庭后可否退偵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確定居間合同的切實履行地
2020-11-19車禍誤工證明怎么開
2021-01-14勞動者可以在哪些地方進行職業病診斷
2021-02-14第三方支付有哪些弊端
2020-12-25車禍四級傷殘得五級傷殘賠償金傷殘賠償金怎么算
2021-03-23肇事司機死亡誰賠償給受害人
2020-11-23拆遷返還的宅基地可以買賣嗎
2021-01-01滯納金最多可以收多少
2021-02-05離婚個人財產和共同財產如何區分
2021-03-11口頭協議和合同哪個會更好
2020-12-19學生課間玩游戲受傷學校該負責任嗎
2021-01-04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人壽保險的作用
2020-11-10人身保險不予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6商務旅行人身意外傷害險是否屬于稅前扣除的范圍
2020-11-23為何簽訂了保險合同還常會引發許多保險糾紛?
2020-12-16哪些事故三責險要理賠
2021-03-17在責任保險中第三人是否有權向保險人請求保險金給付
2020-11-29學生平安保險不適用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性原則
2020-12-05保險經紀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