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城市:三門峽律師?? 鹽城律師?? 汕頭律師?? 常德律師?? 呼倫貝爾律師?? 婁底律師?? 馬鞍山律師?? 莆田律師?? 張家口律師
我們在訴訟行為中,會遇到需要委托司法機構對事件或者物品進行有規范的司法鑒定作為法律依據,訴訟當事人任何一方對此結果有異議都可以重新提出司法鑒定,那么在法律上重新提出司法鑒定時間如何規定,律霸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
一、重新提出司法鑒定時間
就在交換證據期間,即在《民訴法》第一百三十八條 法庭調查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一)當事人陳述;
(二)告知證人的權利義務,證人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
(三)出示書證、物證、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
(四)宣讀鑒定意見;
(五)宣讀勘驗筆錄。
第一百三十九條 當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證據。當事人經法庭許可,可以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當事人要求重新進行調查、鑒定或者勘驗的,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理時,一方舉證,另一方質證時當事人經法庭許可,可以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當事人要求重新進行調查、鑒定或者勘驗的時間提出。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一條規定了“偵查機關應當將用作證據的鑒定結論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請,可以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該法第一百五十九條規定:“法庭審理過程中,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權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檢查。法庭對于上述申請,應當作出是否同意的決定。”
二、重新鑒定的情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委托進行重新鑒定:
(一)原司法鑒定人不具有從事原委托事項鑒定執業資格的;
(二)原司法鑒定機構超出登記的業務范圍組織鑒定的;
(三)原司法鑒定人按規定應當回避沒有回避的;
(四)委托人或者其他訴訟當事人對原鑒定意見有異議,并能提出合法依據和合理理由的;
(五)法律規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需要重新鑒定的其他情形。
上述重新鑒定的事由實際上更多的是用在“對鑒定結果不滿意”,申請再次鑒定的過程中,也是法院可以同意再次鑒定,接受鑒定申請的法律依據。如果僅僅是對鑒定結論不滿意,是不能夠作為重新申請鑒定的理由的。鑒定規則給出了我們可以提出的“法定理由”。
為了保障再次鑒定的鑒定效力,鑒定規則規定接受重新鑒定委托的司法鑒定機構的資質條件,一般應當高于原委托的司法鑒定機構。
重新鑒定,應當委托原鑒定機構以外的列入司法鑒定機構名冊的其他司法鑒定機構進行;委托人同意的,也可以委托原司法鑒定機構,由其指定原司法鑒定人以外的其他符合條件的司法鑒定人進行。
對于涉及重大案件或者遇有特別復雜、疑難、特殊的技術問題的鑒定事項,根據司法機關的委托或者經其同意,司法鑒定主管部門或者司法鑒定行業組織可以組織多個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鑒定。從司法鑒定實踐看,由于鑒定機構在接受鑒定申請時,已經對鑒定事項進行了審查,很少出現由于案件復雜、疑難而組織多個機構鑒定的情況。
在人身傷害鑒定過程中,需要實踐以上程序,才能完成合法的鑒定結果。
三、鑒定中的咨詢專家機制
與機制不同,司法鑒定機構在進行鑒定的過程中,遇有特別復雜、疑難、特殊技術問題的,可以向本機構以外的相關專業領域的專家進行咨詢,但最終的鑒定意見應當由本機構的司法鑒定人出具。
通過這樣鑒定程序的設置,保障了司法鑒定的技術性,使司法鑒定在程序上保障了公正性。
以上就是關于重新提出司法鑒定時間的相關內容,從規定來看,在提出證據時,訴訟當事人只要對此證據有異議,都可以行使提出重新鑒定權力,是否重新需要鑒定由法庭做出判斷,但必須在法庭做出決議之前。如果您還有相關不明白的問題,可以咨詢律霸佛山律師。
司法鑒定申請書提交時間應該是什么時候
司法鑒定期限是多久,司法鑒定是多長時間
司法鑒定法律法規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禍調解成功會吊銷駕駛證嗎
2020-12-22侵權糾紛中律師的作用和重要性是什么
2020-11-23家暴離婚需要什么證據,如何收集家暴證據
2021-02-20超市倒閉,促銷員有補償嗎
2021-01-25多份遺囑之間有沖突,該怎么辦
2021-01-29按揭房解押要多久
2020-12-24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會影響征信嗎
2021-03-11裝飾公司用假材料如何處罰
2021-01-01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過戶了怎么辦
2021-02-08解除勞務合同和開除有什么區別
2020-11-24如何計算加班
2021-01-03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合同生效后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是否確立
2021-01-04買夠十五年的職工養老保險,年齡不夠,還要補交嗎
2021-01-28交通肇事罪保險賠償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0-12-22保險合同的訂立原則具體有哪些
2021-03-07構成保險利益應當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3保險公司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1-13如何進行保險索賠呢
2021-01-13“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被過度使用是否有利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