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法治社會,大家都要依法辦事,人們的行為尤其是公職人員的行為更要符合法律的要求。我國律法規定,司法鑒定機構的工作人員,若是對當前進行司法鑒定的案件有某些聯系的話,應該回避。那么司法鑒定機構回避原因的種類都有哪些呢?律霸為您解答。
一、司法鑒定回避制度
回避制度是我國司法鑒定制度中一項基本制度。既是司法鑒定人的義務,又是訴訟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要求鑒定人回避的權利。這一制度在我國的法律、司法鑒定法規和部門規章中有明確規定。
司法鑒定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不自行回避的,委托人、訴訟當事人及利害關系人有權要求其回避:擔任過本案的偵查員、檢察員、審判員的;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近-親屬的;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擔任過本案的證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司法公正的。
社會鑒定機構的鑒定人本人提出回避或委托人、當事人涉及利害關系人認為司法鑒定人應當回避而提出申請的,由司法鑒定人所在的司法鑒定機構決定;司法機關內設司法鑒定機構的鑒定人本人依法請求回避或訴訟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要求其回避的,由其所在司法機關決定。在我國當前司法實踐中存在一個爭議頗大的問題與回避制度有關。有的認為,偵查機關、檢察機關、人民法院的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鑒定是“自偵自鑒”、“自檢自鑒”、“自審自鑒”,屬于違法辦案;有的堅持認為,偵查機關、檢察機關、人民法院是依法設立鑒定機構,鑒定人依法實施鑒定職能,屬于依法辦案。
二、司法鑒定人員回避的情形
司法鑒定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委托人和利害關系人也有權要求其回避,
(一) 是本案當事人或者其近-親屬的;
(二) 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 擔任過本案證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的;
(四) 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鑒定的。
委托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提出回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
被申請回避的人員要暫停參與該鑒定工作,但需要采取緊急措施的除外。
上述是國家司法鑒定機構回避原因,當進行司法鑒定案件的鑒定人員有這些因素存在的話,是需要回避的。如果當事人發現應該回避的鑒定人員沒有回避的,可以向司法鑒定機構提交要求其回避的申請,若是司法鑒定機構沒有采納當事人的申請,當事人還可以對此申請復議。
司法鑒定時間是怎樣規定的
司法鑒定申請書提交時間應該是什么時候
司法鑒定的程序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訂勞動合同生效
2020-11-20賠償誤工費后繼續發生勞動行為違法嗎
2020-12-04調解離婚如果不同意需要本人去嗎
2021-03-22探視權包括接走孩子嗎
2021-01-10侵權行為是什么
2020-12-10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6勞動法辭退員工怎樣賠償
2021-01-09人壽保險的投保對象是什么,買人壽保險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26新大洲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22去瑞士旅游買保險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15學生勸架被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2-21以房養老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06保險合同觀察期是否屬于格式條款
2020-11-29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合理性如何認定
2020-12-03家庭保險公司不足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9保險代理人的行為是如何調整的
2020-12-04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有關問題
2021-02-03違反建設工程的承包合同要承擔哪些責任
2021-02-24裝飾工程承包合同書
2021-03-26始興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