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更改法定監護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更換法定監護人的程序是什么
監護的設立即監護人的選任。對此,存在四種方式:
(一)法定監護
法定監護是指監護人直接根據法律規定而產生。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監護人首先應由其父母擔任,如父母死亡或無監護能力的,按順序應由以下人員擔任: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的兄、姐;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
(二)指定監護
指定監護是指監護人由人民法院或其他有權指定監護人的單位、組織的指定而產生。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指定監護有兩種情況:
1、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沒有近親屬或近親屬喪失監護能力時,有關單位或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可以從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其他近親屬、朋友中指定監護人;
2、當近親屬對于由誰擔任監護人發生爭議時,有關單位、組織可以進行調解并從他們中間指定監護人。
在以指定監護方式設立監護的情形,如果當事人對指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由人民法院作出維持或撤銷原指定的判決,如果原指定被判決撤銷,人民法院應另行指定監護人。
(三)委托監護
委托監護是指法定監護人或指定監護人因故暫時無法行使監護權,可將監護職責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擔。受委托擔任監護人的人為委托監護人。
在委托監護的情形,除有特別約定之外,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仍由法定代理人或指定代理人承擔,但委托監護人確有過錯的,應承擔連帶責任。未成年人及精神病人在教育機構或醫療機構監管期間致人損害的,如果有關機構對損害的發生具有過錯的,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四)遺囑監護
遺囑監護是指被監護人的父母用遺囑為其指定監護人。
遺囑監護的成立應具備三個條件:
1、被指定的人同意作監護人;
2、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無異議;
3、該指定不違反法律規定,并對被監護人并無不利。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希望,為了保障未成年人不收到侵害,我國對法定監護人制定種種條例,對于違反法律條例的監護人根據情節進行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轉移離婚財產
2020-12-20拆遷糾紛屬于行政訴訟嗎
2020-12-24刑事案件二審庭審流程是什么
2020-12-23申請先予執行該怎么擔保?
2021-02-08國家法律對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有何規定?
2021-01-10交通事故的賠償調解程序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傷殘鑒定費用是由誰支付
2020-11-19侵權責任能否仲裁解決
2021-03-07到法院能和娘家人斷絕關系嗎
2021-03-02有撫恤金能辦理低保嗎
2020-12-09保姆哭訴遭女藝人打罵,構成侵權嗎
2020-12-27離婚后另立戶口拆遷有補償嗎
2021-01-05企業停產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1-17代替打印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1-01-15保險合同變更的內容
2021-01-16如何訂立海上保險合同
2021-02-10對方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3-20自殺后可以獲得保險理賠嗎
2021-01-01對保險公司分支機構的規定是如何的
2021-01-01違反交通安全法拒賠合理嗎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