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露他人隱私行為如何認定
作為人格權之一,侵犯隱私權責任的構成也同侵犯其他權利一樣,須具備侵權責任構成的一般要件,即主觀過錯、違法行為、損害事實、因果關系等四要件。
1、主觀具有過錯
侵害隱私權因屬于一般侵權行為,要求行為人主觀上須具有過錯才能構成侵權責任,故意、過失在所不問,但過錯形態影響侵權人法律責任輕重的承擔問題。
2、違法行為的存在
侵害他人隱私的行為因直接違反法律規定抑或違反社會公德受到法律的否定評價,使得該行為具有違法性質。隱私權是絕對權,具有普遍的對世效力,要求任何不特定人負有不侵犯他人隱私的義務,違反這種義務進行的行為均被納入侵犯隱私行為之列,除非有正當合法抗辯事由存在,通常這種侵害行為以作為形式表達,并不必以公開他人隱私為要件。結合行為類型的多樣性與隱私內涵的發展性,基本可以概括為兩類:侵擾私人空間的行為與侵害私人信息的行為。
3、損害結果發生
損害是侵權行為的結果,作為一種事實狀態,主要有三種表現形態:財產損失、人格利益受損及精神痛苦。侵害隱私并不直接與財產利益掛鉤,甚至有時根本沒有財產利益受損,受沖擊的往往是人格利益的損害,通常伴有精神痛苦,當然這并不否認隱私權遭受損害所導致的權利人經濟上的損失。一般來講,只要存在侵害法定權利的事實,即使侵害后果難以覺察或證明,即可構成侵權法中的損害。隱私權這種精神性人格權損害后果不易量化,受害人具體人格受損證明困難,但這點并不妨礙認定損害事實的存在。
4、具備因果聯系
侵權法上因果關系在于確定行為人的行為與結果之間的聯系,侵害隱私權的行為和損害事實之間往往具有直接關聯性,侵害隱私權的后果表現為權利人自控信息的“外溢”與私域生活的侵擾,這一事實乃侵害行為所致,換句話來說,權利主體因該不法行為遭受人格利益受損。就非財產性利益受損與行為方面還是比較容易把握的,出問題的地方是財產利益與侵權行為的因果關系認定方面,有沒有直接必然的聯系則須借助一定的方法,通常從以下兩方面把握:時間上有無順序性,侵害行為是否客觀存在。
上文中為大家整理了十種比較常見的侵犯隱私權的行為,但愿能夠為大家提供一些幫助。在追究侵權人法律責任之前,需要先認定其行為是屬于隱私權侵權的,具體該如何認定隱私權侵權,律霸網小編已經在上文中為大家做了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辦結婚登記的地方幾點上下班
2020-12-06非法征地該怎么辦
2021-02-03醫療事故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1-01-17哪個部門宣告申請公司的設立是無效的
2021-02-24公司還沒注冊先注冊域名可以嗎
2020-12-14終審判決維持原判怎么執行
2020-12-01婚后買房登記在一方名下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2-21夫妻共同財產和夫妻個人財產的界定
2021-02-28中止探望權程序有哪些
2021-01-18江蘇對54家機構停止委托司法鑒定,超期怎么辦
2021-02-13企業承包經營合同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7整容失敗沒有合同怎么起訴
2020-11-24交通事故簽了責任書多久賠償
2020-11-23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如何寫保險賠償申請書
2021-01-17假冒公司名義騙保險能定罪嗎
2020-12-23頂包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1-01-05購買車險要注意規避哪些“免賠”風險
2021-02-14交通保險最多賠多少錢
2020-12-14保險車輛損失情況確認書沒蓋章有效嗎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