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拾得遺失物上交派出所后怎么辦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我國《物權法》在《民法通則》第79條規定的基礎上,對拾得遺失物的規則稍作改進,于第109~113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有關部門。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知道權利人,應當及時通知其領取:不知道的,應當及時發布招領公告。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之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無權請求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費用,也無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義務。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6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
拾得遺失物人的義務是什么?
1、報告義務:拾得人拾得遺失物后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2、保管義務: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損毀、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3、返還義務:遺失物權利人享有遺失物返還請求權,拾得人應當返還遺失物給權利人。
拾得遺失物是不當得利么?
不當得利,指無法律上的原因,使他人受損而自己獲益的事實,要求他人致損和自己獲益是有因果關系的。
拾得遺失物,根據物權法的規定,拾得人并沒有取得所有權,只是擁有必要的費用請求權,并且負有的保管義務和報告義務。拾得人的拾得行為也不是致他人受損的原因,沒有因果關系。因拾得遺失物,不符合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所以說拾得遺失物不是不當得利。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問題進行的解答。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遺失物上交給派出所之后如果公告六個月還是未有人來領取的,一般就可以歸為國家所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諾的有效要件是什么
2020-12-15彩禮怎么規定
2021-02-21交通肇事糾紛中,律師費可由保險方承擔嗎
2020-11-15訴訟時效超過20年,法院受理嗎
2021-03-13刑事訴訟起訴書怎么寫
2020-12-09傳統知識產權包括哪些
2020-12-25監護人被指定后能否變更
2021-03-21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2021-01-05合同內服務到期沒履行怎么辦
2021-03-06雇傭關系下的猝死賠償嗎
2020-12-14事實勞動關系認定的法律規定
2021-01-02無效的勞動合同還需要解除嗎
2020-12-12勞務派遣職業病如何認定
2021-01-25北京市勞動合同書示范文本(2008版)北京公司法律顧問律師
2021-01-19離婚訴訟中人壽保險的價值怎樣確定
2021-02-06個人人身意外保險的保額有上限規定嗎
2021-01-23航班取消賠償
2020-12-034S店延遲交車怎么賠償
2020-12-30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07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注意什么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