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與擔保的法律效力
一、讓與擔保的概念及構成要件
以學術界通說,讓與擔保的概念是,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擔保債務人債務的履行,將擔保標的物的所有權或者其他權利轉讓給債權人。當債務清償后,標的物應返還給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就該財產優先受償。債務人或者第三人是讓與擔保權的設定人,債權人是讓與擔保權的權利人。
根據以上定義,讓與擔保的構成,要具備以下條件:
(1)根據合同的約定,債務人負有現實債務或者未來債務;
(2)為了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所有權屬于自己的物或者其他權利轉讓在債權人名下;
(3)在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情況下,債權人應將擔保物返還給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反之,債權人有權就該擔保物享有優先受償權。
二、讓與擔保的特點
讓與擔保是非典型擔保。所謂非典型擔保,就是與《物權法》和《擔保法》規定的典型的擔保形式相比,有所不同,不是典型的擔保形式,它具有自己的特點,因而屬于非典型擔保形式。在審判實踐中,我們往往容易與《擔保法》、《物權法》規定的抵押、留置、質權相混淆,現結合抵押、留置、質權的有關法律規定,談談讓與擔保的特點。
1、讓與擔保合同成立后,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的提供的擔保標的物的所有權必須轉移到債權人名下。而抵押、留置、質權合同設立后,其標的物的所有權并不發生轉移,所有權仍在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名下,仍為原所有人所有。關鍵的區分點在于擔保的標的物的所有權是否發生了轉移。
審判實踐中,讓與擔保很容易與法律規定禁止的流質抵押相混淆。如當事人約定:將擔保的標的物過戶在債權人名下,到期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標的物歸債權人所有,債權人有權拍賣或者變賣該標的物以償還債務人的債務。其實,流質抵押與讓與擔保有明顯的不同,它是指債權人在與抵押人訂立抵押合同時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抵押物歸債權人所有,兩者關鍵的區分點仍在于該抵押物是否發生了所有權轉移。讓與擔保在合同成立以后,債務人就應當將擔保物的所有權轉移在債權人名下,發生了所有權的實際轉移;而流質抵押只是合同約定在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抵押物歸債權人所有,并沒有實際發生所有權轉移。
2、雖然讓與擔保的標的物過戶在債權人的名下,但在債務人的履行期限到來之前,債權人無權將該標的物進行處分。而抵押成立后,抵押人卻可以在債務履行之前對抵押的標的物有部分的處分權,如可以將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再次抵押,還可以將標的物(如房屋)進行出租等。
3、動產、不動產及其它財產權利均可成為讓與擔保的標的物。而抵押的標的物僅限于動產和不動產;質權的標的物僅限于動產和權利;留置的標的物僅限于與債權屬于同一法律關系的動產。因此,能夠擔當讓與擔保的標的物的范圍比設立抵押、留置、質權的標的物要廣泛得多。
4、讓與擔保的債權人要在債務人履行債務后將標的物返還給債務人,并且與債務人辦理過戶手續,將所有權轉移至債務人名下,還原到讓與擔保前標的物原來的狀態。而抵押物本來在抵押設立時就不發生所有權的轉移,在債務人履行債務后,債權人基于抵押享有的抵押權消滅,抵押物上的權利負擔也隨之消失,不存在返還標的物的問題;在質權和留置權中,質權人和留置權人只是依法律規定合法的占有標的物,也不發生所有權轉移問題,只是在債務人履行債務后,將標的物的合法占有權返還給債務人。
三、讓與擔保合同的法律效力問題
讓與擔保是商業實踐中孕育產生的習慣法制度,屬于以擔保債權為目的的物上擔保。但,隨著我國《擔保法》《物權法》的立法和實施,擔保被定性為物權,而物權法并沒有將讓與擔保規定為物權。據此,筆者認為,對此類合同應作以下處理:
1、根據物權法定的原則,讓與擔保合同關于擔保的約定應當認定歸于無效。
《物權法》第五條規定“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本條就是關于物權法定原則的規定。物權法定原則就是指物權的種類和內容均由法律作出強行性規定,不允許當事人自由創設或者變更。這就從根本上排除了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當事人不得協商創設新的物權,只能在法律設定的物權范圍內協商設立物權。而讓與擔保這種擔保方式并沒有被《物權法》所規定,系當事人之間自己協商確定的,因而該種擔保方式不具有、也不產生物權效力,與物權法定原則相違背,當事人之間的約定應當歸于無效。
2、讓與擔保雖然不具有物權性質,但讓與擔保合同仍屬于債權性質的合同。由于讓與擔保違反了物權法定的基本原則,合同中關于讓與擔保的約定歸于無效,但并不能影響合同的其他條款的效力。如果合同約定對擔保物作出如何處理以償還債務的方式,還是應當認定為有效約定,然后按約定處理擔保物以償還債務人的債務,確保債權人債權的實現。
四、民間借貸背景下讓與擔保應注意的問題
1、明確訴訟請求
通過以上兩個案例的對比,可以看出不同的訴訟請求可能讓此類案件的裁判結果可能大相徑庭,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第二十四條也對這種處理思路加以明確,如果當事人要求繼續履行買賣合同的,法院應當釋明當事人變更訴訟請求,按民間借貸法律關系審理,當事人仍要求繼續履行買賣合同的,法院裁定駁回起訴。
因此,在處理此類案件時,如果結合交易價款、交易習慣、結算方式、資金流轉情況等信息能夠確定涉案雙方之間簽訂買賣合同的真實意圖是為民間借貸行為提供擔保,而非轉移標的物所有權的,在確定訴訟請求時應以民間借貸法律關系提起訴訟請求,而非要求繼續履行買賣合同。
2、出借人負有清算義務
由于我國法律禁止流質契約的效力,即使民間借貸司法解釋了肯定買賣合同讓與擔保的效力,但擔保權人,即此類案件的出借人不能依據買賣合同而取得標的物的所有權,而是需要履行相應的清算義務,將買賣合同的標的物變現后,以價款清償債權,如有剩余,則需要歸還借款人,如有差額,則由借款人補足。這也是上述(2015)黑高商終字第74號案件二審法院的處理思路。
3、出借人并不當然享有優先受償權
根據對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第二十四條第一款的理解,借款人和出借人之間的法律關系仍是債權法律關系,出借人并未因買賣合同而取得標的物的物權。尤其是當買賣合同的標的物是不動產時,在雙方并未辦理抵押登記的情況下,這種讓與擔保行為并不能產生排他性的法律效力,出借人可就標的物拍賣款項受償,但在該標的物上有其他排他性權利時,則不享有優先受償的權利。
讓與擔保的概念是,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擔保債務人債務的履行,將擔保標的物的所有權或者其他權利轉讓給債權人。讓與擔保案件在審判實踐中是一種比較少的案件類型。以上便是由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的有關讓與擔保效力的知識,如有疑問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復核申請書范本如何寫
2020-11-14合同債權質押是什么
2021-02-09如何分割夫妻財產
2020-11-27包工活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房子先更名還是先離婚
2020-12-25公司法人有什么權利,哪些人不得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2021-02-14哪些財產不可以做抵押物
2020-12-01員工學歷造假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離職補償金標準按照應發嗎
2021-02-15試用期社保按工資的80%作基數繳納是否合法
2021-03-03學生實習期間發生的工傷事故怎么解決
2021-01-06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4購買保險后進行理賠需要準備哪些
2021-02-10買夠十五年的職工養老保險,年齡不夠,還要補交嗎
2021-01-28無證駕駛撞死人無力賠償告保險公司可以嗎
2021-02-13車禍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0-12-23快速理賠需要報警嗎
2020-11-30交通事故中沒責任認定書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0遞延年金 DeferredAnnuity
2021-03-25工程施工中存在哪些管理問題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