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保方式不明確如何處理
在我國,除約定保證期間外,法律還認可法定保證期間的存在。根據《擔保法》及《擔保法解釋》的規定,法定保證期間系對約定保證期間的補充,主要適用于以下三種情形:一是當事人沒有約定保證期間的情形,適用6個月的法定保證期間(《擔保法》第25條、26條);二是約定保證期間無效的情形,同樣適用6個月的法定保證期間(《擔保法解釋》第32條第一款),是指保證期間的約定早于或等于主債務的履行期間的情形;三是保證期間約定不明的情形,適用2年的保證期間(《擔保法解釋》第32條第二款),即本案保證合同約定的情形。
根據《擔保法解釋》第32條第二款的規定,保證合同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直至主債務本息還清時為止等類似內容的,視為約定不明,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屆滿之日起2年。在司法實踐中,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保證責任直至主合同項下的債務本息全部還清時為止的情況比較多,特別是在商業銀行所制定的標準借款擔保合同文本中。對于這種情況,由于保證合同對于保證期間還是作出了約定的,只是沒有明確約定具體的時間,而且保證人也同意,債權人采取了最大限度的可能來保證自己債權的實現也是法律所鼓勵的,如果適用《擔保法》規定的推定保證期間6個月,對債權人有所不公。但如果無限期地允許債權人對保證人的求償,對保證人也不公平,結合我國訴訟時效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傾向性意見認為當事人約定的期間如果超出訴訟時效,則超出的部分應當認定為無效,沒有超出的部分仍可認定為有效。因此,《擔保法解釋》第32條第二款作出了上述規定。
保證中有一種稱為“不定期保證”的保證形式,保證人在債務本息未受清償之前一直承擔保證責任,保證期間為“不定期”。《擔保法解釋》第32條的規定將這種情況視為“約定不明”,也就是不承認“不定期保證”,強制將“不定期”變為“定期”2年,這可以視為最高人民法院在一定時期所采取的司法政策。
在司法實踐和現實生活中,還應當正確區分“沒有約定”和“約定不明”。由于在“沒有約定”和“約定不明”所適用的保證期間長短不同,對當事人的利益影響甚大,因此實踐中如何準確認定是“沒有約定”還是“約定不明”至關重要。如果當事人明確約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至主債務本息還清為止的,此時由于法律規定比較明確,顯然應當屬于約定不明。但實踐中類似約定往往多種多樣,例如保證合同中約定“本保函自簽發之日起生效,至債務人清償全部借款的本金及相應的利息和費用時失效”;“本合同經雙方簽字后生效,貸款本息全部還清后自動失效”;“本保函自即日起生效,有效期直至借款人償還全部本金和利息后為止”等等。這些情形,保證期間屬于約定不明還是沒有約定,實踐中存在爭議。有觀點認為,上述情形應屬于對保證合同生效和失效時間的約定,而非對保證期間的約定,因此應認定為沒有約定保證期間。我們認為,該觀點值得商榷。首先,一般而言,對于一次性交易合同,合同應當自履行完畢而終結,原則上不存在失效時間的問題。只有在連續性交易活動中,當事人才對該連續性交易的終止時間作出約定。其次,上述情形,推測當事人的真實意思,所謂的生效和失效,實際上就是對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時間限制,應理解為保證期間。同時,根據當事人約定,也完全可以推斷出保證人有承受較長期限限制的意思。因此,該情形顯然應屬于《擔保法解釋》規定的“約定不明”情形,應適用2年保證期間。
以上就是今天律霸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關于擔保方式不明確要如何處理的相關法律知識。那么相信大家對這個問題已經有了明確的認識,如果您遭遇了這方面的問題,請務必讓律師介入處理,如果您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歡迎進入律霸網,咨詢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防車位和產權車位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0勞動爭議調解案例解析及實務指引
2020-12-10涉外離婚的處理原則如何規定
2020-12-09個人房屋抵押合同怎么寫
2020-11-14外嫁女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哪些問題
2020-12-14物業管理費包括垃圾處理嗎
2020-12-29軍人撫恤金可以定期發放嗎
2021-03-19新手買房時必須注意這些問題
2020-11-10勞動仲裁的時效怎么規定
2020-12-22關于終身人壽險的相關知識
2020-11-11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種類
2020-12-11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準則
2020-12-24車禍理賠清單
2020-12-01保險代理人是否與保險公司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03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0-11-12承包方土地承包經營權共有人如何確定
2021-01-17在農村承包荒地要辦哪些手續
2021-02-27承包的土地可以建房嗎
2021-02-14政府拆遷文件時效多久
2020-12-11村委會有權簽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嗎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