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有瑕疵,俗稱是指產品存在毛病。例如,布料上有些小疙瘩或線頭,但這塊布料還是可以用的。所謂產品質量問題(即產品缺陷)是指產品存在危及人身健康、他人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或者不符合國家、行業對該產品保障人身健康、財產安全的標準而存在的不合理危險。比如,洗澡器的某些電器元件絕緣性能不好,容易導致漏電;啤酒瓶厚薄不勻,容易發生爆炸等,都屬于產品缺陷。
一般情況下,存在瑕疵的產品是可以銷售的,但是必須以“處理品”、“次品”等形式注明,并告訴消費者哪方面有瑕疵。
相關法律可參考:
《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五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請求權,在造成損害的缺陷產品交付最初消費者滿十年喪失;但是,尚未超過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第四十六條本法所稱缺陷,是指產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產品有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是指不符合該標準。
《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二條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的,產品制造者、銷售者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運輸者、倉儲者對此負有責任的,產品制造者、銷售者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有缺陷的產品對人造成損害的,應找誰賠償?
依據我國《產品質量法》第46條的規定,缺陷產品中的“缺陷”是指產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產品有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是指不符合該標準。具體是指因設計、生產或提供過程中的原因使某一批次、型號或類別的產品中存在的具有同一性的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危險,或者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產品。
對于缺陷產品造成人身損害的侵權責任,我國《侵權責任法》第43條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產品缺陷由生產者造成的,銷售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0條也規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賠償后,屬于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于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屬于生產者責任的,銷售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于銷售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追償。”由此可見,在具體要求賠償時,消費者可以選擇向生產者或銷售者要求賠償,如果是生產者的責任,銷售者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依法向生產者進行追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執行的房產是否可以保全
2020-12-18開支票日期怎么寫
2020-12-05監視居住會有案底嗎
2020-12-01乘客下車開門撞傷騎車人,賠償責任由誰承擔
2021-03-22房產怎么解除抵押
2021-02-21商業銀行破產給賠付嗎
2021-01-08購房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六大陷阱是什么
2021-02-21什么是非法解除勞務合同
2021-02-18純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2-05試用期離職領導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6單位調崗調職調薪勞動者要如何應對
2021-01-18員工上班打游戲可以開除嗎
2020-11-29保險公司理賠范圍不同之處在哪里
2021-03-10人身保險新型產品精算規定
2021-01-01因車輛丟失同時起訴停車場和保險公司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17上了全險 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20退機動車保險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31土地承包合同需要公證嗎
2020-12-25遇到電力公司協助斷電逼遷,如何維權
2021-01-26舊房判定標準是什么,危房改造有拆遷補償嗎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