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反安全保障義務一般需要承擔主要責任,賠償的標準需要結合對受害者構成的損害進行評估才能確定。
安全保障義務是指特定情況下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所負有的以積極行為的方式盡力保障具有一定關系的當事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的義務。按照危險發生的不同階段,安全保障義務體現為三個方面的內容,即危險預防義務、危險消除義務和發生損害后的救助義務。該案由包括以下四級案由:(1)公共場所管理人責任糾紛(2)群眾性活動組織者責任糾紛
在違反安全保障義務責任中,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在責任承擔上存在直接責任和補充責任兩種情形。在沒有第三人行為介入的情況下,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違反安全保障義務致他人遭受損害的,承擔直接責任,由其自身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在有第三人侵權行為介入的情況下,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即在其安全保障能力和過錯程度范圍內承擔責任。(法律依據:《侵權責任法》第37條)
違反安全保障義務責任糾紛案件的管轄,適用《民事訴訟法》第28條的規定,即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8條的規定,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侵權結果發生地。
在適用本案由時,要特別注意其與教育機構責任糾紛的區別。二者的主要區別在于責任主體的不同。教育機構責任的責任主體是幼兒園、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而違反安全保障義務責任的責任主體是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代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這里所指的公共場所和群眾性活動都不包括教育機構。
從事經營活動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組織者違反應負的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和其他社會活動參與者人身、財產損害,應當承擔授權責任。經營者與其他社會活動參與者違反安全保障義務應承擔的侵權責任分為兩種情況:一是由于自身未盡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損害,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二是因第三人侵權導致損害結果發生的,由實施侵權行為的第三承擔賠償責任。由于安全保障義務人有過錯的,應當在其能夠防止或者制止損害的范圍內承擔補充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承擔補充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安全保障義務人的這個責任是一種替代責任。
(1)公共場所管理人責任糾紛,是指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末盡到其依法所負有的在合理限度范圍內保護他人人身和財產安個的義務,致他人人身財產損害所引發的糾紛。
(2)群眾性活動組織者責任糾紛,是指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其依法所負有的在合理限度范圍內保護他人人身和財產安全的義務,致他人人身財產損害所引發的糾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被辭退補償多少
2021-03-16彩禮錢是否需要返還給男方
2020-11-25房屋贈與過戶費用包括哪些
2021-01-07非法同居與重婚的區別
2020-11-17家庭贍養協議書
2020-11-14商業銀行接管從什么時候開始
2021-02-18房產他項怎么解除
2020-12-17妻子不擇手段制造離婚證據
2021-03-24申請執行人不配合股權變更能否提存
2020-12-05外賣不讓進小區違法嗎
2020-12-14房租中介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1-16住改非后,拆遷是按住房補,還是按商鋪補
2021-01-16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1-03-16自駕游如何投保交通事故意外險
2021-03-14出口運輸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1-01-27去瑞士旅游買保險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15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6假冒公司名義騙保險能定罪嗎
2020-12-23保險人解除合同的情形是什么
2021-01-11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會提起上訴嗎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