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
在商場買了一部手機,用了兩個月就發現手機存在質量問題,電池也接連出現故障,為此已經進行四次售后維修。找商家退貨,被拒絕。請問商家的做法合理嗎?
律師回答:
商家的做法不符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對國家規定或者經營者與消費者約定包修、包換、包退的商品,經營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或者退貨。在保修期內兩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經營者應當負責更換或者退貨,因此你完全可以要求商家更換或退貨。商家也應當給你退換。
相關法律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四十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一)商品存在缺陷的;
(二)不具備商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時未作說明的;
(三)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裝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標準的;
(四)不符合商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
(五)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六)銷售的商品數量不足的;
(七)服務的內容和費用違反約定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情形。
第四十五條對國家規定或者經營者與消費者約定包修、包換、包退的商品,經營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或者退貨。在保修期內兩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更換或者退貨。
對包修、包換、包退的大件商品,消費者要求經營者修理、更換、退貨的,經營者應當承擔運輸等合理費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第四十條售出的產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銷售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退貨;給購買產品的消費者造成損失的,銷售者應當賠償損失:
(一)不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說明的;
(二)不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注明采用的產品標準的;
(三)不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
銷售者依照前款規定負責修理、更換、退貨、賠償損失后,屬于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于向銷售者提供產品的其他銷售者(以下簡稱供貨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供貨者追償。
銷售者未按照第一款規定給予修理、更換、退貨或者賠償損失的,由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黑社會性質會沒收住房嗎
2021-03-17藥店高價銷售口罩的行為觸犯刑法嗎
2021-03-17離婚中偷拍偷錄能作為訴訟證據嗎
2021-02-23試用期內企業能否解約
2021-02-11請律師律師費怎么給,律師服務如何收費
2021-01-25單位集資房糾紛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08房產合同抵押貸款需要房主親自到場嗎
2021-02-28撫恤金需要申請嗎
2020-11-16公司搬遷可以和孕婦解除合同嗎
2021-03-14勞動者未提前30天通知離職合法嗎
2020-12-21終身壽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8外保內貸業務是什么
2021-02-23飛機軍事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8什么情況下可以找保險公司理陪
2021-02-15重大誤解訂立的保險合同是否能變更
2021-02-26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如何處理保險理賠爭議
2021-01-15死亡險被保險人不認可保險金額,合同有效嗎
2020-12-18互聯網保險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2020-12-14保險公司違規理賠怎么處理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