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協幫助消費者維權的方法
消費過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消費者的權益時常遭受到某些侵害并引起矛盾糾紛。那么,消費者平時該怎樣做才能免遭其害呢?以下四點可供參考:
一、明白自己的權利。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民法通則》等法律規定,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主要享有以下權利: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求償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權、獲得知識權、人格尊嚴權和監督舉報權。
二、不忘索要發票。發票不僅是購物的憑證,更是消費者維權的基本證據。因此,消費者在購物時千萬不要忘記索要發票并予以妥善保管。除此之外,還有保修卡、信譽卡、產品使用說明書、產品合格證、警示標志等憑據,都要保管好,以備急用。
三、牢記維權時限。根據國家《部分商品維修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國家對部分商品維修更換退貨時間做了如下規定:
(1)“7日”規定。產品自售出之時起7日內發生性能故障,可以選擇退貨、換貨或修理;“
(2)“15日”規定。產品自售出之日起15日內發生性能故障,消費者可以選擇換貨或修理;
(3)“三包有效期”規定。三包有效期自開具發票之日起計算。在國家公布的第一批實施三包的18種商品,如彩電、冰箱、自行車、空調、手表等的三包有效期,整機分別為半年至1年,主要部件為1至3年。三包有效期應扣除因修理占用的時間,換貨后的三包有效期自換發之日起重新計算。
(4)“30日”和“5年”的規定。修理者應保證修理后的產品能正常使用30日以上。生產者應保證在產品停產后5年內繼續提供符合技術要求的零配件。
四、運用維權渠道。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4條明確規定,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五種途徑解決:
(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2)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同時,還要注意和掌握訴訟時效。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身體受到損害要求民事賠償和寄存財物丟失或者毀損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兩年。據此,當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侵害時,一定要及時地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否則,有理也會輸掉官司。
經營者之間購、銷活動方面的糾紛;消費者個人私下交易糾紛;商品超過規定保修期和保證期;商品標明是“處理品”的(沒有真實說明處理原因的除外);未按商品使用說明安裝、使用、保管、自行拆動而導致商品損壞或人身危害的;被投訴方不明確的;爭議雙方曾達成調解協議并已執行,而且沒有新情況,新理由的;法院、仲裁機構或有關行政部門已受理調查和處理的;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的。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關于消協幫助消費者維權的方法有哪些。通消費者協會在幫助消費者進行維權的時候一定要公平公正的進行處理,防止出現不公平的現象,而且消費者協會在幫助消費者進行維權的時候是需要收集相關的可靠證據。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習期間應該簽什么合同嗎
2020-12-22怎樣判斷既定事實婚姻
2020-12-08婚前財產公證
2021-02-15華僑、港澳臺居民在內地結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0-12-29擔保合同樣式
2021-03-02注冊倉單定義和流程是什么
2020-11-07業主委員會的概念以及職責是什么
2021-03-20中介何時才能收取費用
2020-11-22集資房是什么意思
2020-12-13上班途中遇車禍,公司賠21萬
2020-12-06勞動合同可以代簽嗎
2020-11-17用人單位私自修改合同期限該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離職工資過一個月才結算合法嗎
2021-02-01公司上班試用期提離職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19個人所得稅項目包含公積金和養老保險嗎
2020-12-27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如何設置?
2021-02-20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仲裁委員會裁決或不予受理通知,向人民法院起訴,可否將仲裁委員會列為被告?
2020-11-21意外保險條例的保障范圍
2021-03-24產品責任險——“中國制造”出口難題
2020-12-19如何理解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