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胡某到某超市購物,付款后離開時,出口處的警報驟響,胡某即被攔下,一服務員要求胡某拿出身上的物品。為表明清白,胡某按要求拿出身上的東西,重新走過警報裝置,警報再次響起。超市工作人員一口咬定胡某拿了德芙巧克力,并對胡某搜身,卻沒查到任何東西。
案例2
徐女士到某超市購買水果,正當徐女士付完錢準備離去時,一名工作人員突然攔住她,懷疑她偷了水果,并強行將她帶到超市服務臺,不讓她離開。直到三個小時后徐女士的老伴趕到,當眾對水果重新稱重,證明徐女士確系被冤枉之后才得以脫身。
商場懷疑消費者偷盜能否對其搜身、捜包或者扣押嗎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對消費者進行侮辱誹謗,不得侵犯消費者的人身自由。因此,商家并沒有檢查扣押顧客的權利,顧客也沒有接受檢查扣押的義務。在無相關證據的情況下,更無權認定顧客具有偷竊行為。商家采用搜身這種侮辱性的手段,侵害了消費者的名譽權,扣押行為更直接侵犯了消費者的人身自由。
遇到商場工作人員強行搜查或者扣押時,消費者有權要求商家賠禮道歉賠償精神損失;消費者可以先行與商家交涉,如果對方拒絕可向消協投訴,若協商達不成一致,可依法起訴。
當商家確實懷疑或發現消費者有漏付款項甚至有偷竊行為時,超市可實施“自助行為”保護其合法權益。所謂自助行為,是指權利人為保護其合法權益,在情況緊急而又不能及時請求國家機關予以援助的情況下,對他人的財產或自由施以扣押?拘束或其他相應措施,而為法律或社會公德所認可的行為。但是,在商家采取了自助行為之后,應當及時地請求公安機關處理,商家無權自行處理偷盜,更不得以此為由搜身或限制消費者人身自由。
以上就是小編搜集整理到的相關案例與資料,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通常情況下,如果商家發現消費者有偷盜行為,可以采取自主行為,但同時也需要及時請求公安機關處理,不可自行搜身或者扣押。如果您還有什么相關法律問題需要解答,歡迎您到律霸網進一步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審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通知
2020-11-19監察機關的監察權限
2021-01-24強拆后的法定訴訟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9離婚后繼父有權探望繼子嗎
2021-01-06擔保合同在主合同一年前有效嗎
2021-02-13勞動者口頭申請辭職是否有效
2021-02-13工傷和第三方賠償可以同時嗎
2020-12-13仲裁開庭對方不來賠償怎么辦
2020-12-31合同債權的特點是什么
2021-02-24債權被保全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25修高速公路占農戶住房怎么賠償
2020-11-20怎么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9勞動法是如何規定變更工種的
2021-01-15有建筑資質承接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2-23男子猝死未查明死因保險公司要賠嗎
2021-02-28保險合同如何變更
2021-01-30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處理
2021-03-11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什么
2020-12-26如何進行保險理賠程序,保險理賠時效又是幾年
2020-12-04司機涉嫌犯罪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