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出現價格交易糾紛怎么辦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網購過程是出現價格交易糾紛的,當事人可以協商處理的,如果協商不成的,可以請求網購平臺處理,處理不了的可以訴訟解決糾紛。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四十四條?消費者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作出更有利于消費者的承諾的,應當履行承諾。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
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或者服務者利用其平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銷售者或者服務者承擔連帶責任。
惡意差評者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對于網絡交易中惡意差評的法律責任,早在2014年出臺的《網絡交易管理辦法》就有明文規定:
網絡商品經營者、有關服務經營者銷售商品或者服務,應當遵守《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的規定,不得以不正當競爭方式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同時,不得利用網絡技術手段或者載體等方式,從事下列不正當競爭行為:
(一)擅自使用知名網站特有的域名、名稱、標識或者使用與知名網站近似的域名、名稱、標識,與他人知名網站相混淆,造成消費者誤認;
(二)擅自使用、偽造政府部門或者社會團體電子標識,進行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三)以虛擬物品為獎品進行抽獎式的有獎銷售,虛擬物品在網絡市場約定金額超過法律法規允許的限額;
(四)以虛構交易、刪除不利評價等形式,為自己或他人提升商業信譽;
(五)以交易達成后違背事實的惡意評價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不正當競爭行為。
由此可知,惡意差評是法律命令禁止的行為,違法者需要承擔相對應的法律責任,例如需要刪除惡意差評、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等。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網購過程是出現價格交易糾紛的,當事人可以協商處理的,如果協商不成的,可以請求網購平臺處理,處理不了的可以訴訟解決糾紛。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土地征地程序是什么
2020-11-12現在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2021-01-10房地產開發流程是什么
2021-02-12離職公司押放工資算違法嗎
2020-11-27不可抗力發生時索賠的處理原則
2021-01-18住房公積金異地貸款辦理步驟是什么
2020-12-28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實習期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06數據倉庫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意外險保障范圍
2021-02-09飛機延誤2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19保險合同是不是有條件的單務合同
2020-12-14保險合同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3哪些人能申領失業人員養老保險
2020-12-03投保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的計算公式
2021-01-03被車撞了出院再入院保險公司會報嗎
2020-12-29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要交通事故的賠償
2021-03-21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20車沒保險被追尾了怎么賠償
2020-12-31保險投保人與受益人有什么異同點嗎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