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詐消費者行為是指:
經營者在經營商品(以下所稱商品包括服務)或者服務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為。
具體表現形式有:
一、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二、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用的商品分量不足的;
三、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次品”等商品而謊稱是正品的;
四、以虛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惠價”或者其他欺詐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的;
五、不以自己的真實名稱和標記銷售商品;
六、采取雇用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的;
七、作虛假的現場演示和說明的;八、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報刊等大眾傳播媒介對商品作虛假宣傳的;
九、騙取消費者預付款的;
十、利用郵購銷售騙取價款,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條件提供商品的;
十一、以虛假的“有獎銷售”、“還本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十二、其他虛假或者是不正當手段欺詐消費者的行為。按照有關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消費者申訴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訴書之日起5日內,認為申訴不符合規定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訴人。如果申訴符合規定的應予以處理,申訴人應當在5日內提交答辯書和有關證據。
作為一名消費者我們有權利要求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保護。可我們在消費時應當對其消費形式有所了解,以確保自己被商家詐騙。只有我們自己的防范意識提高了,才會打擊黑心商家的詐騙行為,才能讓我們的權益得到真正的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協議需要夫妻雙方簽字嗎
2020-12-31廣東省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09《稅務行政處罰管理暫行辦法》及北京市崇文區地方稅務局實施意見
2020-11-11剝奪政治權利如何規定的
2021-02-15只有繼承公證書沒有過戶的房產能抵押嗎
2020-12-10法院離婚調解步驟是什么
2020-12-17合同保全有哪些意義
2020-11-08嫖娼被抓不能來上班屬于無故曠工嗎
2021-01-112020勞動力外包出現意外傷亡誰負責,賠償多少
2020-12-20意外傷害賠償案例分析
2021-03-07保險代理合同保存期限是多久
2021-02-16傻子放火保險有的賠嗎
2021-02-12保險單何時開始生效
2021-03-03洗車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1-01-25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概念
2021-03-24無償使用土地承包合同
2020-12-10土地承包合同撤銷補償問題
2021-02-06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1-03-17私房補交土地出讓金是賣方交嗎
2020-11-11土地轉讓申請怎么寫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