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欺詐可以報警嗎,有哪些法律規定
價格欺詐是可以報警的,但是這屬于一般的民事糾紛,可以由民警調解處理。
關于價格欺詐的法律規定
一、《價格法》第十四條第四項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虛假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這種價格違法行為通常稱作價格欺詐行為,又稱欺騙性價格表示,是指經營者利用虛假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條件,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行為。
二、國家計委出臺《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認定以下13種價格行為為價格欺詐行為:
1、標價簽、價目表等所標示商品的品名、產地、規格、等級、質地、計價單位、價格等或者服務的項目、收費標準等有關內容與實際不符,并以此為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購買的。
2、對同一商品或者服務,在同一交易場所同時使用兩種標價簽或者價目表,以低價招徠顧客并以高價進行結算的。
3、使用欺騙性或者誤導性的語言、文字、圖片、計量單位等標價,誘導他人與其交易的。
4、標示的市場最低價、出廠價、批發價、特價、極品價等價格表示無依據或者無從比較的。
5、降價銷售所標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務,其折扣幅度與實際不符的。
6、銷售處理商品時,不標示處理品和處理品價格的。
7、采取價外饋贈方式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時,不如實標示饋贈物品的品名、數量或者饋贈物品為假劣商品的。
8、收購、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帶有價格附加條件時,不標示或者含糊標示附加條件的。
9、虛構原價,虛構降價原因,虛假優惠折價,謊稱降價或者將要提價,誘騙他人購買的。
10、收購、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前有價格承諾,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
11、謊稱收購、銷售價格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經營者的收購、銷售價格,誘騙消費者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
12、采取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數量等手段,使數量或者質量與價格不符的。
13、對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商品和服務價格,謊稱為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
三、價格欺詐行為的法律責任
根據《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七條規定,對經營者的價格欺詐行為,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p>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該問題答案的整理,如果還有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公司章程的法律效力是多久
2021-02-12股權變更登記行政機關未盡義務如何維權
2020-12-06無期徒刑概念及最少服刑年數
2021-01-24夫妻債務如何分擔
2021-01-25交通事故的法醫鑒定
2020-11-25車輛過戶手續是什么
2021-03-14超過60歲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2-10培訓機構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2企業勞務外包如何進行
2020-12-17試用期工資不能低于勞動合同的百分之幾
2021-03-03姐姐是否有權繼承弟弟死亡賠償金
2021-01-19勞動糾紛材料怎么寫
2020-12-20壽險索賠需要哪些材料,壽險索賠應注意什么
2020-11-24因產品責任提起訴訟后應當提供的證據是什么
2021-01-18保險責任怎么確定
2021-01-02用人單位不按規定申報保險怎么辦
2021-03-08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三者之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5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具體分類包括哪些
2020-11-28投保當日撞車,保險公司稱合同未生效拒賠生效方式應按投保人意愿
2020-11-24保險受益人 Beneficiary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