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公民、企業其實是不具有儲蓄功能的,也就是不允許吸收公眾存款,避免出現擾亂市場秩序的情況,同時這也可以更好的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產。在我國,對于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很有可能涉嫌構成犯罪。那此時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取保候審是否可以呢?下面就讓律霸小編來為你做詳細解答吧。
一、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取保候審是否可以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能取保候審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行為是指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出具憑證,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活動;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是指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不以吸收公眾存款的名義,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但承諾履行的義務與吸收公眾存款性質相同的活動。
涉嫌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符合《刑事訴訟法》取保候審規定情形的,可以依法申請取保候審,是否準許,由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依法決定。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怎么處罰
法律依據:《刑法》
第一百七十六條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如果此時符合了規定的取保候審的條件,自然在申請取保的時候,獲得批準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但是我們也要注意一點,是否獲得取保批準,與是否構成犯罪其實并不存在必然的聯系。
2020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量刑標準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有哪些司法解釋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多少年,量刑規定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權轉租的合同效力有哪些
2020-12-14工傷致殘怎么計算賠償金
2020-12-20行政訴訟中財產保全的適用情形
2021-02-26注冊成立公司需由兩個股東嗎
2021-01-31辦口罩廠需要哪些資質
2021-02-03欠款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15不給撫養費怎么強制執行,法院強制執行措施有哪些
2021-03-24如何計算辭退補償金
2021-01-31什么是定期壽險,哪些人適合購買定期壽險呢
2021-01-1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上訴案
2021-01-12人身保險合同解除有什么規定
2020-11-26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投保單與保險單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3事故中汽車失火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2-19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05保險受益權的適用范圍
2021-03-26承包期內,承包方流轉經營權的要辦理變更嗎
2020-12-01承攬合同與承包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1林地承包到期后怎么辦
2021-02-27土地出讓金計算方法及其概念是什么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