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面對經濟困難的群眾大家總會伸出援助之手,這也符合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同樣在律師這一行也存在著法律援助這一形式,法律援助是律師自我的道德體現還是律師履行法律援助義務是法律規定的呢?為什么會有法律援助的義務?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一一解答。
律師履行法律援助義務是法律規定的嗎
在法律援助問題上區分政府的責任和律師義務的界線,目的在于為建立一個更加有效率的法律援助制度服務。更為重要的是,探求律師法律援助的基礎和根據提供了律師為社會正義而努力的信心之源。
首先的問題是政府為什么負有法律援助的責任.從理論上回答這一問題可能有多種理由,例如可以從政府的性質、功能和職責等各個角度予以解說。對此,本文不作詳盡的分析。考慮到《條例》是一項行政法規,從增加的是政府的責任而不是權力角度看,政府是因為有一項有效的法律的存在而負有法律援助的責任。盡管這一理由顯得不是那么豐滿,卻是現代社會依法行政原則的體現。當然,如果繼續追問政府為什么要依法行政,則涉及到一個很大的政治哲學問題。
從《條例》的主旨看(《條例》第1條的規定),法律援助是國家對因經濟困難無力支付或不能完全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公民或者特殊案件的當事人給予減、免收費的法律幫助,以維護其法律賦予的權益得以實現的一項司法救濟制度。
事實上,在法律宣布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之前,律師一直在從事法律援助工作;事實上,長期以來,即使貪婪的律師法律服務市場總是受到來自社會各方面的質疑、指責和不滿,對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當事人和特殊案件的當事人,律師也沒有中斷過提供免費的法律幫助;事實上,法律援助的十年實踐中,律師是主要的實施主體。我們實在沒有理由說,因為政府給予律師必要的辦案補貼,因為政府集中管理和分配法律援助案件,就宣稱為當事人提供了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對律師而言,應當是一項職業倫理,它源于律師在法律實踐中對司法正義的自覺追求。律師的職業倫理或職業道德,首先不能單純的理解為律師作為普通人表現出來的對弱者的同情、憐憫或不忍,例如,盧梭的觀點。它毋寧說是韋伯、涂爾干意義上的職業倫理。職業倫理,是對一種被稱為天職的概念的表達。天職起初具有宗教的色彩,意味著一個人應當做的事。在政治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有職業,職業既是對人的一種身份定位,也是對具有某種職業的人的社會責任的界定。“個人道德活動所能采取的最高形式,應是對其履行世俗事務的義務進行評價。正是這一點必然使日常的世俗活動具有了宗教意義,并在此基礎上首次提出了職業的思想”。雖然中國人不說天職,在傳統上也不大說職業倫理,但中國人一直在講分,例如說“做分內的事”。分內的概念首先隱含了規范特別是道德規范。不過,分的概念在中國傳統社會更主要是一種身份關系,而不是職業關系,因此,在強化人的身份倫理,而不是職業倫理方面,中國文化和中國經驗有其不可否認的作用。但是,分的概念所蘊涵的內在規范卻可以與天職相通,做好分內的事就是在履行天職。
職業倫理是不同職業群體的道德規范,從不同的角度體現了各自的道德特殊主義。涂爾干說:“有多少種不同的天職,就有多少種道德形式,從理論上說,每個人都只能履行一種天職,于是,這些不同的道德形式便完全適合于個人所組成的不同群體”。而所有形式的道德都在不同的領域關懷、關心和維系含有普遍道德因素的公共品質,否則,特殊的道德就是有缺陷的。律師職業從其誕生之日起就帶有比之其他社會職業更為濃厚的公共性質。這種性質主要源于對作為公共產品的法律的適用和維護。即使從純粹功利的角度考慮問題,律師也需要在維護法律的尊嚴的名義下才能獲得賴以生存的報酬。在法律服務市場上,律師與當事人的交往的確像是一個典型的交易:你給我錢,我給你正義。在這場交易中,法律和正義似乎成了律師手中囤積的私品,隨時用來出售給前來購買的當事人。然而,這種表面上可以觀察到的現象,即使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狀態,也不能得出法律和正義可以被交易的結論。律師制度的合理性不能從律師是否與當事人存在交易以及交易的程度方面來考察。在任何一個存在律師制度的社會中,律師分享了與法官、檢查官以及任何解釋和適用法律的人或機構的權力是問題的關鍵,而且重要的是,律師在科層體制之外獲取了這種權力,這意味著律師一方面在適用和解釋法律,另一方面卻免除了科層之累而獲得更大的獨立性。權力分享者和共同使用者可以達成一種有目的的共謀,但也可以造成不同權力主體之間的對抗和制約。律師在與其他權力主體的對抗中獲得力量和尊重,形成了律師獲取職業榮譽的基礎。在某種程度上,職業榮譽在考察律師職業倫理的作用時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此外,我們還需要把律師個體獲取利益的本能與律師職業團體追求正義的努力區分開來。在現實的力量面前,對律師個體而言,對利益和正義的關系的平衡藝術總是難以駕馭的。韋伯曾經正確區分了以政治為業的兩種形式,一是“為”政治而生存,一是“靠”政治而生存。力求將政治作為固定收入來源者,是將政治作為職業,“靠”它吃飯,沒有如此打算的人,則是“為”政治而活者。不過,韋伯認為,這種對照并不意味著它們是相互排斥的。“人們通常是兩者兼而有之,至少他有這樣的想法,在實踐中他也肯定會兩者兼而有之。‘為’政治而生存的人,從內心里將政治作為他的生命。他或者是因為他所行使的權力而得到享受,或者是因為他意識到服務于一項‘事業’而使生命具有意義,從而滋生出一中內心的平衡和自我感覺。從這種內心的意義上,所有為事業而生存的忠誠之士,也依靠這一事業而生存”。如果套用韋伯對政治職業的兩分法,那么,律師職業也可以分為“為”法律而生存和“靠”法律而生存兩種情況。我們堅信,在律師執業的長時段內,所有為法律而生存的律師,也依靠法律而生存。這一結論與其說是價值判斷,不如說是事實判斷,對后者而言,最為緊迫的任務是需要弄清楚哪一種狀態被現實所張揚,而與此同時哪一種狀態被現實所遮蔽,以致出現了兩者關系不協調、不均衡或失范的局面。
從上述內容我們可以看到,律師履行法律援助義務是從法律上有相關規定,但更多的是律師本身的職業道德,有的律師不愿意免費幫助那些困難的人們就不會從事法律援助方面的工作,而會選擇收費的律師事務所。對于律師來說,個人追求不同社會價值的實現也是不同的,法律援助義務是他們社會價值的另一種體現。
未成年人可提前接受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收費么?
公民怎樣申請法律援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出去的車子出事故了,該由誰來賠償受害人和車子的損失
2021-03-06雇傭人員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02冤假錯案發生的主要原因刑訊逼供嗎
2021-01-23個體戶擅自經營不準個體工商戶經營的商品的如何處罰
2021-01-25醉酒駕車撞死人判幾年
2020-12-25同居期間購買的房產分手時如何分割
2020-12-12保定交通事故專業律師:怎樣預防交通事故
2020-11-24在沒有合同的情況下工傷應該如何賠償
2020-11-25存單質押貸款辦理手續和具體流程
2020-12-23買受人遲延受領貨物造成貨物變質的,風險誰來承擔
2021-01-07哪類集資房能夠轉讓
2021-02-25事實勞動關系認定的法律規定
2021-01-022020疫情期間裁員怎么賠償
2021-03-22人身意外險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1-26肖X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一案的民事判決書
2020-11-12申請人身保險理賠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0-11-27工程質量保險怎么投保
2021-03-10投保人誤報年齡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2土地承包合同樣本
2020-12-09土地轉讓模式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