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聽說的拘傳也是刑事訴訟當中的一種強制措施,只不過這種措施只能針對未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主要是想讓其能夠到案接受詢問。采取拘傳措施必須要經過一套嚴格的程序,那么這個拘傳的程序是怎樣的呢?詳細內容請閱讀下文了解。
拘傳的程序是什么?
根據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解釋》、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以及公安部《規定》的有關規定,拘傳應按以下程序進行:
1.案件的經辦人填寫呈請拘傳報告書,經本部門負責人審核后,由公安機關負責人、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人民法院院長批準,簽發拘傳證(法院稱為拘傳票)。
2.拘傳應當在被拘傳人所在的市、縣內的地點進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工作單位、戶籍地與居住地不在同一市、縣的,拘傳應當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工作單位所在的市、縣進行;特殊情況下,也可以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戶籍地或者居住地所在的市、縣內進行。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在本轄區以外拘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應當通知當地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當地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協助。
3.執行拘傳的公安司法人員不得少于2人。拘傳時,應當向被拘傳人出示拘傳證,并責令其在拘傳證上簽名(蓋章)、按指印。對于抗拒拘傳的,可以使用戒具,強制其到案。
4.被拘傳人到案后,應當責令其在拘傳證上填寫到案時間。然后應當立即進行訊問,訊問結束后,應當由其在拘傳證上填寫訊問結束時間。被拘傳人拒絕填寫的,公安司法人員應當在拘傳證上注明。
5.訊問結束后,如果被拘傳人符合其他強制措施如拘留、逮捕的條件,應當依法采取其他強制措施。如果不需要采取其他強制措施的,應當將其放回,恢復其人身自由。
6.一次拘傳的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不得以連續拘傳的形式變相關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根據辦理案件的需要,可以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多次拘傳,但是對于兩次拘傳之間的時間間隔問題,法律沒有作出明確規定。我們認為,為了防止以連續拘傳的方式變相羈押被拘傳人,保證被拘傳人有一定的正常的生活和休息時間,兩次拘傳之間的時間應以不少于12小時為宜。
7.需要對被拘傳人變更為其他強制措施的,應當在拘傳期間內作出批準或不批準的決定;拘傳時限屆滿仍不能作出批準決定的,應當立即結束拘傳。
司法工作人員采取任何的措施都必須要按照法律的規定通過申請、審批等等,而不能自己擅自采取行動,否則的話就屬于違法行為,嚴重的話還有可能涉及刑事犯罪。
?拘傳的注意問題有哪些?
?拘傳持續時間最長是多久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驗資報告費用要給多少
2021-02-17合同邀約能否成為商業秘密
2021-01-28在我國毒駕被抓一般怎么處罰
2020-11-13有限合伙繳付出資有什么規定
2021-02-05交通事故中車主與駕駛員如何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02法官上街 宣講家庭暴力案例
2021-01-24贍養費能追溯嗎
2020-12-11離婚時一方主張財產是個人財產應提供什么樣的證據
2021-02-22物件損害責任案中哪些免責事由是可以適用的
2020-12-04啥時候提出放棄繼承權
2021-02-23合同期內崗位調動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2-13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勞動糾紛勞動局該不該管
2021-01-01人壽保險合同履行地確定
2021-01-20保險人未及時作出核定賠償要負什么責任
2020-12-29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嗎
2021-03-04保險合同成立
2020-11-23無證駕駛車輛肇事,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9賠對方7320元 保險公司僅付2139元
2020-11-09空運保險合同的條款有哪些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