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聽說的拘傳也是刑事訴訟當中的一種強制措施,只不過這種措施只能針對未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主要是想讓其能夠到案接受詢問。采取拘傳措施必須要經過一套嚴格的程序,那么這個拘傳的程序是怎樣的呢?詳細內容請閱讀下文了解。
拘傳的程序是什么?
根據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解釋》、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以及公安部《規定》的有關規定,拘傳應按以下程序進行:
1.案件的經辦人填寫呈請拘傳報告書,經本部門負責人審核后,由公安機關負責人、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人民法院院長批準,簽發拘傳證(法院稱為拘傳票)。
2.拘傳應當在被拘傳人所在的市、縣內的地點進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工作單位、戶籍地與居住地不在同一市、縣的,拘傳應當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工作單位所在的市、縣進行;特殊情況下,也可以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戶籍地或者居住地所在的市、縣內進行。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在本轄區以外拘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應當通知當地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當地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協助。
3.執行拘傳的公安司法人員不得少于2人。拘傳時,應當向被拘傳人出示拘傳證,并責令其在拘傳證上簽名(蓋章)、按指印。對于抗拒拘傳的,可以使用戒具,強制其到案。
4.被拘傳人到案后,應當責令其在拘傳證上填寫到案時間。然后應當立即進行訊問,訊問結束后,應當由其在拘傳證上填寫訊問結束時間。被拘傳人拒絕填寫的,公安司法人員應當在拘傳證上注明。
5.訊問結束后,如果被拘傳人符合其他強制措施如拘留、逮捕的條件,應當依法采取其他強制措施。如果不需要采取其他強制措施的,應當將其放回,恢復其人身自由。
6.一次拘傳的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不得以連續拘傳的形式變相關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根據辦理案件的需要,可以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多次拘傳,但是對于兩次拘傳之間的時間間隔問題,法律沒有作出明確規定。我們認為,為了防止以連續拘傳的方式變相羈押被拘傳人,保證被拘傳人有一定的正常的生活和休息時間,兩次拘傳之間的時間應以不少于12小時為宜。
7.需要對被拘傳人變更為其他強制措施的,應當在拘傳期間內作出批準或不批準的決定;拘傳時限屆滿仍不能作出批準決定的,應當立即結束拘傳。
司法工作人員采取任何的措施都必須要按照法律的規定通過申請、審批等等,而不能自己擅自采取行動,否則的話就屬于違法行為,嚴重的話還有可能涉及刑事犯罪。
?拘傳的注意問題有哪些?
?拘傳持續時間最長是多久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疫情期間開店需要準備什么
2020-11-15財政部門應以什么為主加強國有金融資產監管
2021-01-13給了贍養費能分到遺產嗎
2020-11-27雙方同意斷絕關系合法嗎
2021-03-04沒拿房子抵押可以強制執行嗎
2021-03-25收養協議是否適用合同法
2021-03-12放棄繼承權有啥法律后果
2021-03-16轉換和回購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2021-02-22受威脅已過戶的贈與房產可反悔嗎
2021-01-25民事訴訟法對于公益訴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3代替打印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1-01-15可以不解除合同直接停社保嗎
2020-11-12雇人代班15天被除名
2021-02-20航空意外險是否需要購買
2020-12-03什么是以房養老
2021-01-24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法理分析
2020-12-31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應依法賠償
2021-03-11保險代理人可以隨時終止合同嗎
2021-02-01汽車丟了,保險公司怎樣理賠
2021-02-17保險受益人具有怎樣的法律制度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