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非法監視居住怎么辦?
被非法監視居住的可以向當地檢察院申請法律監督、舉報
二、拓展知識
監視居住,是指人民法院、檢察機關和公安機關為了防止被告人逃避偵 查、起訴和審判,而限定其活動區域和住所,限制其行動自由的一種強制方 法。監視居住由當地公安派出所或由受委托的被告人所在單位執行,在執行 中,不能限制被告人在一定范圍內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但是司法機關采取監視居住違法的,是侵犯公民的人身自由權,應依法 予以糾正,但國家不必承擔賠償責任。
因為對于侵犯人身自由權的賠償,是 對無罪而被羈押的公民的賠償,也就是說是以羈押為前提的。羈押是剝奪公 民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方法,包括拘留、逮捕、判處拘役、有期徒刑、無期 徒刑。監視居住只是在一定程序上限制了公民的人身自由,并未剝奪其人身 自由。所以即使無罪公民被違法監視居住的,也無權請求國家賠償。但是, 如果監視居住在實際執行中變相成為拘禁的,國家應承擔賠償責任
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95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有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包括申請監視居住)。法院、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收到申請后,應當在三日以內作出決定;不同意變更強制措施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并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以下文字節選自陳光中 主編《刑事訴訟法》北京大學、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218~219頁】
法院、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監視居住,應當由辦案人員提出《監視居住意見書》,經辦案部門負責任審核后,由公安局局長、檢察院檢察長、法院院長批準,制作《監視居住決定書》和《執行居住通知書》。
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對于法院和檢察院決定的監視居住,法院和檢察院應當將《監視居住決定書》和《執行監視居住通知書》及時送達公安機關。
公安機關開始執行監視居住,應當向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讀《監視居住決定書》,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簽名或蓋章,并告知被監視居住人應當遵守的法律規定以及違法法律規定應負的法律責任。
監視居住是一種防范的行為,一般都是由行政證據的,按照一定的法律流程辦理下來的,但是如果自己被居住監視的話,并且沒有行政證據的話,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個人可以相當低的公安機關或者是檢查機關進行舉報,還可以申請國家的賠償。
監視居住后還會逮捕嗎
監視居住期滿后怎么處理
監視居住的期限一般是多久,適用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懷孕女職工有何待遇
2021-02-18權利質押及其規定
2020-12-16模擬拆遷協議有時間限制嗎
2021-01-06勞動仲裁后可以申請復議嗎
2021-01-04注冊成立公司需由兩個股東嗎
2021-01-31機動車未經登記是否取得物權
2020-12-20學生做臨時工老板不給錢犯法嗎
2021-01-30父母干涉子女人身自由犯法嗎
2021-03-06老年癡呆癥老人,可以設2個監護人嗎
2021-02-03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
2020-11-26抵押房產銀行扣著產權證合法嗎
2021-02-17配偶不出面可以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12遺囑必須公證才生效嗎,遺囑公證生效后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13小學生用美工刀割傷人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2買二手房中介起什么作用
2021-03-09何為房地產估價
2020-11-20勞動合同怎樣解除勞動合同的解除方式是什么
2021-02-14勞動合同到期解雇有沒有賠償標準
2021-03-24員工產假期間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違法嗎
2020-11-15上海主動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