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安監視居住最長時間是多久
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七十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二、被監視居住人的義務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57條的規定,被監視居住的人在監視居住期間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1、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住處,無固定住處的,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指定的居所。所謂“住處”,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辦案機關所在的市、縣內的合法住所。所謂“居所”是指辦案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在辦案機關所在的市、縣內給被監視居住人指定的生活居所。如果被監視居住人有正當理由要求離開住所或指定的居所,必須經過公安機關批準。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決定監視居住的,公安機關在作出批準決定前,應當征得決定機關同意。所謂正當理由,是指被監視居住人有治病、奔喪等正當事由。公安司法機關不得建立專門的監視居住場所,對犯罪嫌疑人變相羈押。不得在看守所、行政拘留所、留置室或者其他工作場所執行監視居住。
2、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會見他人。這里的他人是指與被監視居住人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員和聘請的律師以外的人。被監視居住人如果要會見他人,必須經過執行機關批準方能會見。
3、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5、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公安機關執行監視居住時,如果發現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上述規定,情節嚴重的予以逮捕;情節較輕的,可以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如果是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決定監視居住的,還應當及時向作出監視居住決定的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報告。
監視居住雖然與取保候審同屬于刑事強制措施中的一種,但實際的功能、作用、意義不一樣。當然在適用條件上面也是存在較大差異的。而在期限上面,法律中只規定了最長的期限,取保候審的為12個月,但是監視居住的最長期限卻為6個月。而通常我們說監視居住折抵刑期,往往都是指被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那么才有可能折抵刑期。
違反監視居住規定有什么后果?
監視居住期滿后怎么處理
可以在監視居住期間會見律師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支票怎么兌現
2021-01-09加盟合同終止的情形
2021-01-22律師如何協助追賬
2021-03-14組合貸款保證費都有哪些
2020-11-25酒后駕車肇事逃逸后自首的處罰是怎樣的
2021-01-03公交車司機是否應系安全帶
2021-03-11法院出的調解書無法執行怎么辦
2020-12-18誤工費賠償需要什么證明材料,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0車上人員責任險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07交強險合同生效前出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0-12-21保險合同訂立的原則和程序
2020-12-29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違反保險合同應承擔哪些責任
2021-01-07保險營銷員取得傭金收入應當繳納哪些稅
2021-01-08保險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哪幾類
2020-11-23購買財產保險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3-21死亡保險中被保險人自殺會有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2-08駕駛沒保險的車出事故怎么辦
2021-02-15保險利益原則是指什么
2020-11-23承包合同書范本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