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視居住應當遵守哪些規定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57條的規定,被監視居住的人在監視居住期間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1.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住處,無固定住處的,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指定的居所。所謂“住處”,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辦案機關所在的市、縣內的合法住所。所謂“居所”是指辦案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在辦案機關所在的市、縣內給被監視居住人指定的生活居所。如果被監視居住人有正當理由要求離開住所或指定的居所,必須經過公安機關批準。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決定監視居住的,公安機關在作出批準決定前,應當征得決定機關同意。所謂正當理由,是指被監視居住人有治病、奔喪等正當事由。公安司法機關不得建立專門的監視居住場所,對犯罪嫌疑人變相羈押。不得在看守所、行政拘留所、留置室或者其他工作場所執行監視居住。
2.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會見他人。這里的他人是指與被監視居住人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員和聘請的律師以外的人。被監視居住人如果要會見他人,必須經過執行機關批準方能會見。
3.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5.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公安機關執行監視居住時,如果發現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上述規定,情節嚴重的予以逮捕;情節較輕的,可以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如果是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決定監視居住的,還應當及時向作出監視居住決定的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報告。
2001年8月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聯合發布的《關于依法適用逮捕措施有關問題的規定》第1條第5項規定,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情節嚴重”,應當予以逮捕:
(1)故意實施新的犯罪行為的;
(2)企圖自殺、逃跑、逃避偵查、審查起訴的;
(3)實施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干擾證人作證的行為,足以影響偵查、審查起訴工作正常進行的;
(4)未經批準,擅自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造成嚴重后果,或者兩次未經批準,擅自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的;
(5)未經批準,擅自會見他人,造成嚴重后果,或者兩次未經批準,擅自會見他人的;
(6)經傳訊不到案,造成嚴重后果,或者兩次經傳訊不到案的。
二、監視居住的最長期限
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進行監視居住時,監視居住的期限最長為六個月。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七十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由于監視居住僅僅是《刑事訴訟法》中規定的刑事強制措施之一,因此就算在案件偵查、審查起訴階段被采取了監視居住措施,但這也不代表嫌疑人、被告人最終一定有罪。在人民法院作出的宣判尚未生效之前,其實我們都不能武斷的認為被監視居住人就一定有罪。
監視居住后還會判刑嗎
可以在監視居住期間會見律師嗎?
違反監視居住規定有什么后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是什么意思
2020-12-31商標侵權案件是否要追根溯源
2020-12-24商標近似判斷準則是什么
2020-11-11簽訂合同包括哪些條款
2021-01-16暑假期間學生溺亡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1-18勞動合同主體變更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08平安意外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17什么是保險合同,保險合同具備什么特點
2020-12-20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是否收費
2021-02-02房地產公司將預購房屋抵繳土地出讓金如何維權
2020-12-31土地轉讓合同審查法律意見書
2020-11-23拆遷房屋錯誤能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0-12-23如何有效避免企業拆遷矛盾
2021-01-16商業拆遷補償面積是不是1賠3
2021-01-28村里拆遷婚前的小產權的房子離婚怎么辦
2020-12-25房產證土地證的名字是我,房子是老房父母造的拆遷后房子我兄有份嗎
2020-11-20拆遷或者征地是按戶口人數賠償的嗎
2021-02-19面臨拆遷的農村房屋買賣協議有效嗎
2020-12-26斥資千億 廣州舊城改造啟動
2021-03-07公房進行房改后,拆遷補償款就是屬于個人了嗎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