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院對罪犯批捕早證明什么?
檢察院對罪犯批捕早證明:
一、有證據證明被批捕人發生了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二、被批捕的人正式進入了刑事訴訟程序并將追究其刑事責任;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
《刑訴法》第六十條 對有證據證明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應即依法逮捕。
對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可以采取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辦法。
《六機關實施規定》第26條 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將原刑事訴訟法關于逮捕條件中"主要犯罪事實已經查清"的規定修改為"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其中"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情形:
(一)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
(二)有證據證明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
(三)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的。犯罪事實可以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數個犯罪行為中的一個。
《法院執行解釋》第七十七條 人民法院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存在,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被告人,認為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措施,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而有逮捕必要的,應即決定依法逮捕。
《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規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犯拘禁罪的,從重處罰。從這一規定看,非法拘禁罪的成立沒有情節的規定,只要是實施了非法拘禁行為,不論時間長短,次數多少,惡劣程度輕重,就應該構成非法拘禁罪。從重處罰的情形有兩種,一是具有毆打、侮辱的行為,二是具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特殊身份。
但是,從司法實踐來看,有一部分的案件是被拘禁人有很大過錯,行為人出于憤怒而對其關押一兩鐘頭,其社會危害性應該說不是很大。對這類行為人以非法拘禁罪定罪處罰,打擊面顯得過寬。再則,1999年9月16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立案標準》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涉嫌利用職權非法拘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 非法拘禁持續時間超過二十四小時的、
2、 三次以上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一次非法拘禁三人以上的
3、 非法拘禁他人,并實施捆綁、毆打、侮辱等行為的
4、 非法拘禁,致人傷殘、死亡、精神失常的,
5、 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
6、 司法工作人員對明知是無辜的人而非法拘禁的。
可見在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施的非法拘禁行為是否構罪上,有一個“度”的規定,只有超過了這個度,才追究其刑事責任。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因為其身份的特殊性,法律對其的要求比一般群眾要嚴。從《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第四款的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犯前三款罪的,從重處罰”就可看出。既然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非法拘禁行為都要求具備一定的情節才定罪處罰,那么對一般主體而言更應規定一定的標準,否則就會造成一種假象:對一般群眾打擊嚴,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打擊緩。
檢察院如果正式向公安部門下發了相關的文件要求盡早將罪犯批捕并且送到法院進行審判的話,也就說明檢察院已經掌握了很多的證據是可以直接作為罪犯的定罪依據的,此時罪犯應該及時認罪以獲得減輕處罰的待遇,但是批捕的過程中還是需要罪犯的積極配合的。
刑事拘留后被批捕大概多長時間會到法院進行宣判
批準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逮捕后偵查羈押期限最長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驅逐出境是屬于行政責任的方式嗎
2021-03-11侵犯商業秘密罪處罰是怎么樣的
2020-12-13反擔保解除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08勸退包括辭退嗎
2021-03-09市場運作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1-16勞動合同期限規定
2021-01-22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
2020-12-19辭職以后怎么辦理居住證
2021-03-18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1-03保險合同中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是否受理決定的期限
2021-03-18財產保險中出現施救費用怎么賠
2020-11-24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是否合法有效
2021-03-19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3-01保險合同出現糾紛處理方法有哪些
2021-03-24保險經紀公司管理規定有什么
2021-01-24保險中的重大疾病包括哪些
2021-01-23出門旅游如何選擇買保險?
2020-12-29土地承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08農村開荒地能不能建房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