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證據不足37天不批捕必須放人嗎?
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立即釋放,對于需要繼續偵查的案件,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條件的,可以辦理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九條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
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七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二、證據不足不起訴的條件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171條第4款規定:對于二次補充偵查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仍然認為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此規定中包括兩個條件:
(1)案件已經經過了補充偵查。這是對案件已經經過補充偵查,仍作不起訴決定的時機控制,也是作該決定的程序條件。一般而言,未進一步收集證據就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
(2)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的。這是指證據不足以充分證明犯罪嫌疑人的罪行,以至于即使提起公訴,法院經過開庭審理,也很可能會宣告被告人無罪。
人民檢察院對此種情形下的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訴決定的,必須同時具備上述兩個條件。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第286條的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能確定犯罪嫌疑人構成犯罪和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屬于證據不足,不符合起訴條件:
(1)據以定罪的證據存在疑問,無法查證屬實的;
(2)犯罪構成要件事實缺乏必要的證據予以證明的;
(3)據以定罪的證據之間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
(4)根據證據得出的結論具有其他可能性的。
對于那些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但是公安機關并沒有掌握確鑿的證據的情形,檢察院是不能批捕的,故而此時該民事主體最多只會被拘留37天,超過時間之后,就會恢復人身自由,對于不予釋放的情形,那么公安機關的職員是有可能會受到處罰的。
批捕起訴證據審查的原則有哪些
立案到批捕的流程有哪些
刑事案件沒有批捕還可能判刑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勸酒可能涉及到侵權嗎
2020-11-18不屬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行使的職權的是
2021-01-09商標用作商品名稱是否侵權
2020-12-11破產申報債權時債權包括利息嗎
2020-11-27中止探望權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06自書遺囑的有效條件
2021-03-10民事案件中移送管轄可以復議嗎
2021-03-24民事案件能否跨地區移送管轄
2020-12-22業主實現共有物權有哪些形式
2021-03-23集資合作建房包括哪些條件
2020-12-01贍養老人能否以提供住房為準
2020-12-09中止履行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0-11-10關于雙重勞動關系的爭議
2021-02-01賠償金和經濟補償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4加班工資不按國家規定發該怎么做
2020-12-08離婚訴訟中人壽保險的價值怎樣確定
2021-02-06人壽保險索賠要有哪些材料及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9水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詳解旅游保險有哪些
2020-12-17哪些原因會導致人身保險合同終止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