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簽的是公安的逮捕證程序合法不?
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論是批準逮捕,還是決定逮捕,一律由公安機關執行。《刑事訴訟法》第71條第1款規定,公安機關逮捕人的時候,必須出示逮捕證。逮捕證必須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簽發。執行逮捕必須由兩名以上的公安人員進行。在執行逮捕時,必須向被逮捕人出示逮捕證,并宣布對其依法逮捕。然后責令被逮捕人在逮捕證上簽名或蓋章。被逮捕人拒絕簽名或蓋章的,執行逮捕的人員應當予以說明。被逮捕人如果拒捕,執行人員必要時可以使用械具、武器。公安機關執行逮捕,如果因被逮捕人死亡、逃跑或其他原因,不能執行逮捕或逮捕未獲的,應當立即通知原批準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或決定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以便采取相應的處置措施。
二、公安機關逮捕嫌疑人后多久通知家屬?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七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逮捕后,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以外,應當把逮捕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在二十四小時以內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屬或者他的所在單位。
三、逮捕的條件都有哪些?
對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審尚不足以防止發生下列社會危險性的,應當予以逮捕:
1、可能實施新的犯罪的;
2、有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會秩序的現實危險的;
3、可能毀滅、偽造證據,干擾證人作證或者串供的;
4、可能對被害人、舉報人、控告人實施打擊報復的;
5、可能自殺或者逃跑的。
綜上所述,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開展逮捕,應持有逮捕證,這個是法定條件。逮捕證是公安機關制訂的,根據檢察院的批捕文書。嫌疑人不得對抗,否則公安機關可以采取強制措施。逮捕后案件進入刑偵階段,這個環節主要是公安機關參與案件。
逮捕后偵查羈押期限最長是多久
取保候審變更為逮捕的條件是什么
刑事拘留后轉逮捕是不是就該判刑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安置房和商品房的區別
2020-12-01喪偶再婚需要提交哪些資料
2021-01-14國有公司出資成立的公司是什么性質
2021-03-24股份制企業改制流程有哪些
2020-11-29紅字發票信息表怎么填
2021-01-25財產保全后還能強制執行嗎
2020-12-18公民到法院起訴離婚有什么程序
2020-12-09不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怎么辦
2020-11-26女方爭取孩子撫養權的要求是什么
2020-12-20江蘇海門離婚兒童撫養費標準
2021-01-15挪用公款罪如何認定
2021-02-05學生在校磕掉牙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5炒地皮非法倒賣土地會受法律制裁嗎
2021-01-01單位在哪些情形下可以進行經濟性裁員
2021-02-09公司解散孕婦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1-06工傷申請應該歸哪個仲裁委管轄
2020-12-10申請仲裁解除合同可以不去上班嗎
2021-03-10離婚訴訟中人壽保險的價值怎樣確定
2021-02-06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家庭財產保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