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視居住后逮捕條件有哪些?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根據有關規定,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情形:(1)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犯罪事實既可以是單一犯罪行為的事實,也可以是數個犯罪行為中任何一個犯罪行為的事實。對實施多個犯罪行為或者共同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即可:有證據證明犯有數罪中的一罪的;有證據證明有多次犯罪中的一次犯罪的;共同犯罪中已有證據證明有犯罪行為的。(2)有證據證明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3)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的。逮捕不同于定罪,逮捕的標準低于定罪的標準,不要求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的所有證據都已查證屬實,只要求有證據已被查證屬實即可。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這是關于犯罪嚴重程度的規定。基于已有證據證明的犯罪事實,根據我國刑法的有關規定,初步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罰,而不是可能被判處管制、拘役、獨立適用附加刑等輕刑或者可能被免除刑罰的,才符合逮捕條件。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由于逮捕是最嚴厲的強制措施,只有在確有必要時才可以適用。即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上述兩項條件,但采取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足以防止其危害社會的,即無逮捕必要,不應逮捕。
二、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六十六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傳、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第七十五條 監視居住應當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處執行;無固定住處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對于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動犯罪,在住處執行可能有礙偵查的,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準,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執行。但是,不得在羈押場所、專門的辦案場所執行。
監視居住后還需要逮捕的條件在法律上有明確的規定,一般只有在犯罪事實認定的基礎上才可以進行逮捕,需要注意的是,逮捕的執行程序一般是有公安機關進行的,但逮捕的批準程序是檢察機關進行的,在檢察機關對相關訴訟案件進行審查后,作出是否批捕的決定,公安機關立即執行。
監視居住后還會逮捕嗎
逮捕后偵查羈押期限最長是多久
取保候審變更為逮捕的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合同糾紛最快多長時間能執行
2020-11-08如何應對專利無效糾紛
2021-03-09個人反擔保保證函
2021-03-21影樓拍照不給底片是否違法
2021-03-11不出贍養費打官司能打贏嗎
2021-01-10無期徒刑出獄后可以吃低保嗎
2021-02-05交通肇事逃逸后果是什么
2020-12-05家庭暴力犯罪中應該怎樣認定虐待和故意傷害
2021-01-29離婚案件中申請查封、凍結、保全夫妻共同財產要不要提供擔保
2021-03-22網購電腦賬戶激活了還能退嗎
2021-02-28陰陽合同怎么補交稅
2021-02-21勞動爭議案件的舉證是如何的
2021-02-10索要民工工資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17企業為員工買人壽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1-01-24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只能在當地購買人壽保險合同嗎
2020-12-31人身保險合同的糾紛處理注意事項
2021-03-14沒有考核被辭退按照勞動法補償嗎
2021-03-11肇事司機自己被撞 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3-02普通大貨車裝載硫酸發生事故的保險理賠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