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嫌疑人被批捕后取保候審歸誰辦?
批捕后取保候審歸公安機關辦理,被公安執行逮捕后,案件還沒有移交到檢察院,這個階段屬于偵查階段,案件仍然由公安局管轄,申請取保候審的申請書應當交給公安局辦案人員。
《刑事訴訟法》第十八條規定: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五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二、檢察院逮捕的條件有哪些?
根據刑事訴訟法和人民檢察院辦理刑事案件規則的規定,逮捕的條件為:
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所謂“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情形:
(1)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
(2)有證據證明該犯罪事實是犯罪嫌疑人實施的。
(3)證明犯罪嫌疑人實施的犯罪行為的證據已有查證屬實的。
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
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三、取保候審期間遵守哪些規定?
被取保候審人的義務。依據《新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九條規定 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
(二)住址、工作單位和聯系方式發生變動的,在二十四小時以內向執行機關報告;
(三)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可以根據案件情況,責令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項或者多項規定:
(一)不得進入特定的場所;
(二)不得與特定的人員會見或者通信;
(三)不得從事特定的活動;
(四)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能辦理取保候審的單位基本上就是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了,可犯罪嫌疑人還在公安機關,總不能不清不楚的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取保候審。但是,可能批捕以后的取保候審只是犯罪嫌疑人一廂情愿的想法,個人認為正常情況下辯護人都不會讓取保候審延遲到批捕后。
解除取保候審的程序是什么
取保候審后判緩刑的機率多大
取保候審檢察院不起訴適用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區別
2021-02-23交通罰款復議應如何進行
2020-12-26申請工傷后是否可以起訴侵權人
2021-01-11收購空殼公司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1-12拖欠貨款的訴訟時效從何時開始計算
2021-02-23對方不領法院離婚調解書怎么辦
2020-11-14事實婚姻關系具有婚姻效力嗎?
2020-12-20私人之間房產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0承包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1-19占用河灘地如何處罰
2021-02-12安置房還沒辦房產可以贈與嗎
2021-02-23農村征地對于沒有住房的村民怎么安置
2021-03-26公司可以內部調動勞動合同的變更與解除嗎
2020-11-23員工學歷造假企業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2021-03-02違反約定一房多賣,一房多賣構成犯罪嗎
2021-02-06企業退休養老金相關規定是什么
2020-11-09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人壽保險受益人怎樣指定
2020-11-24交強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2-26個人旅游意外保險條款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