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輕傷不批捕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故意傷害罪,輕傷以下達成和解的,一般不予逮捕。很多判有期徒刑一年,緩期兩年執行。故意傷害造成輕傷的,涉嫌故意傷害罪,屬于公訴案件,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受害人對檢察院不批捕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檢察院申訴。有證據證明應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檢察院不追究刑事責任的,被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自訴。
司法實踐中,有下列情況,檢察院一般也不批捕:
1、屬于預備犯、中止犯、或者防衛過當、避險過當的;
2、主觀惡性極小的初犯,共同犯罪中的從犯、脅從犯,犯罪后自首、有立功表現或積極退臟、賠償損失、確有悔罪表現的;
3、過失犯罪的犯罪嫌疑人、犯罪后有悔罪表現,有效控制損失或者積極賠償損失的;
4、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雙方根據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達成和解協議,經審查,認為和解系自愿、合法且已經履行或提供擔保的;
5、犯罪嫌疑人系已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或者在校學生,本人有悔罪表現,其家庭、學校或者所在社區、居委會、村委會具備監護、幫教條件的;
6、年滿七十五周歲以上的老年人的;
7、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逮捕的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規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須經過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人民法院決定,由公安機關執行。
據此,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批準權或者決定權屬于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于公安機關移送要求審查批準逮捕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有批準權。人民檢察院在偵查及審查起訴中,認為犯罪嫌疑人符合法律規定的逮捕條件,應予逮捕的,依法有權自行決定逮捕。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中,對被告人需要逮捕的,人民法院有決定權。對于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人民法院在審判階段發現需要逮捕被告人的,有權決定逮捕。公安機關無權自行決定逮捕。逮捕的執行權屬于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決定逮捕的都必須交付公安機關執行。
相關的公民如對我國的法律和相關的公民照成傷害和觸犯的,相關的辦案單位對這類人員進行相應的審理。保護相關這類案件的受害者,和我國的社會秩序,相關的當事人也可以聘請律師進行相關的申訴,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故意傷害致死量刑是怎樣的
故意傷害罪判刑標準
故意傷害致人輕傷能調解解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擾亂公共秩序罪的判處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16律師可以為委托人提供哪些服務
2021-01-30哪些原因導致公司并購
2021-01-19有限合伙企業入伙與退伙的特殊規定
2021-01-16合同違約賠償標準最高是多少
2021-01-30與港澳臺同胞結婚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01車禍面部傷殘賠償多少錢
2021-02-19應該怎么申辦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
2020-11-08單方終止合作合同怎么賠償呢
2021-01-13能夠引發合同之債的有哪些情形
2020-12-17哪些是合同的詐騙類型
2021-01-14合同擔保與擔保物權
2020-12-07顧客不小心在超市摔倒誰賠償相關費用有哪些
2021-03-09業主委員會的概念以及職責是什么
2021-03-20合同還沒到期辭職了合同會解除嗎
2021-03-17股東之間能有競業限制嗎
2021-01-13員工長期離崗勞動關系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26同居有經濟補償嗎
2021-02-13在職勞動糾紛申訴期是多久
2020-11-25飛機延誤四小時賠償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