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輕傷不批捕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故意傷害罪,輕傷以下達成和解的,一般不予逮捕。很多判有期徒刑一年,緩期兩年執行。故意傷害造成輕傷的,涉嫌故意傷害罪,屬于公訴案件,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受害人對檢察院不批捕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檢察院申訴。有證據證明應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檢察院不追究刑事責任的,被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自訴。
司法實踐中,有下列情況,檢察院一般也不批捕:
1、屬于預備犯、中止犯、或者防衛過當、避險過當的;
2、主觀惡性極小的初犯,共同犯罪中的從犯、脅從犯,犯罪后自首、有立功表現或積極退臟、賠償損失、確有悔罪表現的;
3、過失犯罪的犯罪嫌疑人、犯罪后有悔罪表現,有效控制損失或者積極賠償損失的;
4、犯罪嫌疑人與被害人雙方根據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達成和解協議,經審查,認為和解系自愿、合法且已經履行或提供擔保的;
5、犯罪嫌疑人系已滿十四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或者在校學生,本人有悔罪表現,其家庭、學校或者所在社區、居委會、村委會具備監護、幫教條件的;
6、年滿七十五周歲以上的老年人的;
7、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逮捕的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規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須經過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人民法院決定,由公安機關執行。
據此,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批準權或者決定權屬于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于公安機關移送要求審查批準逮捕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有批準權。人民檢察院在偵查及審查起訴中,認為犯罪嫌疑人符合法律規定的逮捕條件,應予逮捕的,依法有權自行決定逮捕。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中,對被告人需要逮捕的,人民法院有決定權。對于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人民法院在審判階段發現需要逮捕被告人的,有權決定逮捕。公安機關無權自行決定逮捕。逮捕的執行權屬于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決定逮捕的都必須交付公安機關執行。
相關的公民如對我國的法律和相關的公民照成傷害和觸犯的,相關的辦案單位對這類人員進行相應的審理。保護相關這類案件的受害者,和我國的社會秩序,相關的當事人也可以聘請律師進行相關的申訴,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故意傷害致死量刑是怎樣的
故意傷害罪判刑標準
故意傷害致人輕傷能調解解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包含投票權嗎
2020-11-27被拆遷人對補償安置房屋的優先取得權
2020-12-06效力待定合同的處理方法怎么規定
2020-11-16工程款支付證書是什么,工程款支付證書怎樣寫
2021-02-22小孩私自拿滅火器玩耍如何處理
2020-11-11房貸新政下毀約能否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17離婚后還有哪些民事權利和義務
2021-02-07拆出資金限于哪些
2021-02-02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2021-02-06業主不交物業費被起訴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1-27勞動者勞動合同變更不同意的后果
2021-03-26調解協議能經過法院確認效力嗎
2021-01-29什么是企業勞動爭議調解
2021-01-10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人身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3-12無證駕駛中保險公司對人身傷亡的保險責任
2021-03-21車輛保險合同的管轄權怎么認定
2021-02-28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保險合同是否還有效
2021-03-25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后客戶如何辦理索賠
2021-01-04車險拒賠可以起訴業務員嗎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