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7天不予批捕釋放了還會有事嗎?
不批捕也可能隨后會被定罪的,不批捕并不代表案件的完結和不會判決刑罰。會不會坐牢還要司法機關進一步審理后判決也知道。民檢察院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的類型及公安機關依法應相應采取的措施。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犯罪嫌疑人,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常見于以下三種情形:
1、被拘留的人不涉嫌犯罪或者犯罪情節(jié)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
2、涉嫌犯罪且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可能判處徒刑以下刑罰,或者沒有逮捕必要的;
3、涉嫌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不符合逮捕所要求的證據條件的;
4、屬于罪當逮捕,但確系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婦女,可以不批準逮捕的。
二、不認罪可以判刑嗎?
可以的,只有證據就可以定罪。
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三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三、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guī)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被釋放的犯罪嫌疑人自己心里面最清楚,到底有沒有做過什么違法亂紀的事情,如果當事人很清楚,已經犯罪了,那么就不要抱有這種不會被追究法律責任的僥幸心理,案件有的時候的偵辦過程可能會比較困難,但是,正義從來就不會缺席的。
不予批捕是否等同于不予起訴
不予批捕還追究刑事責任嗎?
檢察院不批捕被害人如何維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為什么要存續(xù)分立
2021-01-07連帶責任范圍大于補充責任嗎
2020-12-02租房合同復印件有效嗎
2021-03-11怎么讓法官調解離婚
2020-12-26中止探視權起訴狀的內容
2020-12-13判決生效后還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6拿房產證幫別人擔保有期限嗎
2020-11-15聊騷能作為離婚的證據嗎
2021-01-09車輛沒過戶怎么簽免責合同
2021-03-04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多久生效
2021-01-14取得房產證后購房合同還有效力嗎
2020-12-09簽勞動合同時須告知勞動者哪些內容
2021-01-21哺乳期終止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15勞動合同到期不續(xù)簽是否有補償呢
2021-02-12勞動局怎么認定行為是勞務派遣
2021-01-11什么是保險合同主體變更
2021-03-08如何終止保險合同
2020-11-114s店試駕出車禍怎么賠償
2020-11-11北京可以注冊保險代理公司嗎
2021-02-07什么是保險公估人,保險公估人的地位主要表現在哪些地方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