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安機關報批捕的條件是什么?
(一)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這是逮捕的前提和基本條件。逮捕通常不是在偵查終結以后才采取,而是逮捕之后仍將繼續進行偵查,所以,經過初步偵查,只要有證據證明發生了犯罪事實且是該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施了犯罪,便可對其執行逮捕。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罰。這就是說,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犯的罪,按照刑法的規定,可以判處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罰。
(三)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強制措施,還不足以防止其發生社會危險性。所謂“社會危險性”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有逃跑、自殺、串供、毀滅罪證等妨礙訴訟活動進行的情況以及可能行兇報復繼續進行犯罪活動,給社會帶來新的危害。
二、逮捕的程序是什么?
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律由公安機關執行。公安機關在接到執行逮捕的通知后,必須立即執行,并將執行的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機關執行逮捕的程序是:
1、對于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人民法院決定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簽發逮捕證,立即執行。
2、執行逮捕的人員不得少于2人。執行逮捕時,必須向被逮捕人出示逮捕證,并責令被逮捕人在逮捕證上簽名(蓋章)或按手印。被逮捕人拒絕在逮捕證上簽字或按手印的,應在逮捕證上注明。
3、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后,提請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批準或決定逮捕的人民檢察院或者作出逮捕決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在24小時之內進行訊問。對于發現不應當逮捕的,應當變更強制措施或者立即釋放。立即釋放的,應當發給釋放證明。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外,應在24小時以內將逮捕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屬或所在單位。不便通知的,應將不通知的原因在案卷中注明。
4、到異地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通知被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到異地執行逮捕時,應攜帶批準逮捕決定書及其副本、逮捕證、介紹信以及被逮捕人犯罪的主要材料等,被逮捕地的公安機關應當協助執行。
5、公安機關釋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將逮捕變更為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的,應當通知人民檢察院。
對于公安機關決定對其予以逮捕的,公安機關在實施逮捕行為之前是必須取得人民法院或者是執行逮捕行為的上級公安機關的負責人的批準,并持有其出具的批捕函,并且必須在逮捕犯罪嫌疑人時,直接向犯罪嫌疑人出示逮捕函,在逮捕后還應當通知犯罪嫌疑人的家屬。
公訴案件中批準逮捕由誰決定
逮捕時限規定的是多久
法院批準逮捕誰決定下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認定交通事故?
2020-11-08涉外婚姻財產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11個體診所助理醫師獨立執業如何處罰
2021-01-13行政處罰停產停業多長時間
2020-11-14贈與合同成立要件是什么
2021-02-11未經傳喚缺席判決的適用情形
2021-01-30免責合同或格式條款是否有效
2020-12-14買房定金是否能退回
2020-12-24購房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08調薪未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怎么處理
2021-01-06怎樣界定外出務工人員
2021-03-13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原則小議
2020-12-26終身壽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8產品責任糾紛如何進行歸責
2020-11-27“三個期限”避免保險合同糾紛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1參保人可選擇幾家定點醫療機構?
2020-11-21尾燈噴熏黑膜被追尾了保險會賠嗎
2021-01-06交警調解保險公司不出面怎么辦
2021-02-09出車禍了保險公司多久賠償傷者
2021-03-21投保人的權利有哪些,做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