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察院批捕拒執罪的規定是什么?
檢察院批捕拒執罪的規定是按照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來進行處罰。該罪由公安機關偵查,當然起訴是由檢察機關進行,判決當然是由法院作出。拒執罪全稱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指對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有給付內容的判決、裁定負有履行義務的當事人,在有履行能力并且能夠履行的情況下,拒不履行,情節嚴重的行為。
在司法實踐中,拒執罪的追訴存在該立案,難立案的困惑。主要表現:公安偵查部門對涉案特殊主體的干預有顧慮,不依法作為;不愿承擔涉案壓力與辦案經費;立案前,對移送材料的進行“實質”審查,為立案設障,行拖延之實。其內在癥結在于理念的偏差與程序價值選擇上的移位,法的應然要求和實然結果之間的差距違背司法規律,產生不能容忍的偏離,實為功利思維下的部門保護的結果。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指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行為。 根據《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簡稱拒執罪)
行為起始日究竟應當怎么界定,這是一個尚有爭議且亟待明確的現實問題。法學理論界對此尚缺深入的探討研究,論者們囿于相關司法解釋和立法解釋的字面表述,一般是糾結在從執行申請抑或執行通知發出起算之上。也有一些論者主張以裁判生效之日為拒執罪行為起算日,有的甚至認為裁判生效之前的預拒執行為也應納入拒執罪行為之列,然而其論證尚難令人信服。而司法實踐目前則處于各行其是的狀況,有的從執行程序開始后起算,有的則起算于裁判生效之時。最高法院近日對拒執罪做出最新的司法解釋,解決了追究拒執罪的實體和程序的重要問題,遺憾的是對于拒執罪行為的起始日問題卻未有明確而直接的回應。
拒執罪行為有的只能在執行程序中發生,比如屬于“硬拒型”的使用暴力等對抗執行的行為;有的則可能在法院裁判生效之后即發生,最為典型的是屬于“軟拒型”的隱藏、轉移或惡意毀損、轉讓可供執行的財產;至于訴中乃至訴前的預拒執行為,在有權機關未明確作出入罪表態時不宜納入拒執罪。下面從隱藏、轉移或惡意毀損、轉讓財產切入,圍繞拒執罪行為起始日的界定這一主題展開分析論證。
在我們國家,對于檢察機關他們是擁有一定的權利的,具體的權利是包括執行相關的一些決定和批準逮捕,如果存在著犯罪嫌疑人拒絕不予配合的情況,是需要按照刑事法律的罪名來進行處罰的。這在法律當中是有所依據。
拒執罪量刑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法院拒執罪還款協議有哪些法律依據?
怎么申請拒執罪,怎樣構成拒執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品房被拆后如何賠償
2020-11-11法人牽扯股權質押如何解除
2021-02-04申請人評殘情況公示期限
2021-01-12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交通事故糾紛證據使用嗎
2021-02-13車禍是否可以要求精神損失賠償
2021-03-11委托律師代理合同怎么簽
2021-02-06房地產評估的原則
2020-11-30車險理陪應標準不同,被保險人是否按比例獲賠
2021-02-14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合同的區別
2020-12-09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要不要賠
2021-01-10免責期
2020-11-16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由哪些主體承包經營?
2021-02-28土地轉讓契約怎么寫
2021-03-24拆遷房房產證改名字怎么辦理
2020-12-02杭州拆遷安置房能否上戶和買賣
2021-01-29城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公證時應該提交哪些證明和材料
2021-01-01我們普通人在面對強拆時怎么辦
2021-01-02拆遷繼父是否可以分賠償款
2020-11-11司法強拆需要哪些文件
2020-11-16征地拆遷中“搶栽、搶種”的苗木能獲得土地征收補償嗎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