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刑事訴訟中傳喚證人可以么?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 偵查人員詢問證人,可以在現場進行,也可以到證人所在單位、住處或者證人提出的地點進行,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通知證人到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提供證言。在現場詢問證人,應當出示工作證件,到證人所在單位、住處或者證人提出的地點詢問證人,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
根據以上規定,傳喚不能適用于證人。目前,由于證人保護制度不完善,證人不愿意作證的情況還存在。對此,執法部門應進行詳細的法律宣傳,并耐心細致地做好證人思想工作。
二、如何理解證人作證的義務?
在中國,訴訟中證人的范圍十分廣泛。《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60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第61條也有類似規定。中國法律規定作證是公民的光榮義務,法律沒有拒絕作證的規定。證人作證時,應告知他要如實提供證言和有意作偽證或隱匿罪證要負的法律責任。同時,法律規定對證人的人身安全予以保護。庭審中詢問證人,由審判長主持。《民事訴訟法(試行)》規定,證人確有困難不能出庭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提交書面證言。
證人可能作虛偽陳述,也可能由于感受、記憶、表達等方面的原因而使證言失實,因此對證人證言應認真進行審查。《刑事訴訟法》第47條規定:“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訊問、質證,聽取各方證人的證言并經過查實以后,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民事訴訟法(試行)》也規定,證人證言“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綜上所述,按照《刑事訴訟法》規定,對案情知曉的個人,都有作證的義務,出庭作證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公安機關在破案過程中,一般是到證人住所進行證據的采集。傳喚是針對犯罪嫌疑人的,所以說傳喚證人是不適用的。對于收集來的證言,司法機關必須要認真甄別,經查證屬實的,才能作為證據使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物損害他人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2021-01-30商號權如何救濟
2021-02-12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費用應該由誰繳納
2020-11-07非法封路怎么處理
2021-03-23離婚財產如何分配離婚財產分配原則
2021-02-01治安拘留家屬能探望嗎
2021-03-14房屋的遺產繼承可以選擇放棄嗎
2021-02-04什么情況下格式合同無效
2021-02-20小孩在超市受傷,超市一定要負責任嗎
2020-12-02土地重復抵押違法嗎
2021-01-24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有哪些賠償
2021-01-28勞動確認無效判決能否恢復勞動關系
2021-02-03被辭退需要辦離職手續嗎
2021-03-10車輛出險保險索賠技巧
2020-11-1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
2021-03-21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應怎樣賠償
2021-01-05人身保險合同中保險受益權的喪失的幾種情況
2021-01-09保險公司為什么拒絕賠償
2021-02-06責任交叉,保險公司逐鹿定損權
2020-12-30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